第160章
宁志强一回来就把婚礼当时的盛况添油加醋地告诉了村民们,村民们听后无不羡慕咋舌的。
“命这东西,真是没法说。庄稼刚种地里的时候,赵翠芬还跟我们一起纳鞋底呢,谁成想,庄稼一成,人家就成了大学生的妈,和镇长成了亲家,真正是气死人。”有大婶唏嘘。
李三媳妇瞥了她一眼:“你有啥可气死的,最应该气死的人是苏红秀,要是没离婚,苏红秀可是大学生的老婆,将来要进城的,哪需要留在这里。”
“埃留这里咋了?人家红秀现在日子过的也不差嘛。”
“那也是泥腿子,能跟城里人比?”宁志强插话进来:“你们啊,真应该出去走走,看看外面人家过的是啥好光景。”
村民们不屑:“说的好像你不是泥腿子似的。”
宁志强站起身:“我现在是,不代表将来还是,你们少在门缝里看人。”
村民们嗤笑:“听你这话,你也要进城?可你又没有大学生儿子?你咋进?”
宁志强轻蔑地哼了声:“你们别太得意,以为跟在老苏家屁股后头,就有好日子?哪天被坑死都不知道。”
说完,他扬长而去。
村民们无语:“好好的又扯到老苏家,这人脑子有毛病。”
时间还早,老苏家人在院子里筛粮食,苏红秀给骨头喂了点吃的,抬脚去后院的菜地。
她的菜长势喜人,辣椒和茄子枝叶茂盛,豆角、蒜苗、葱还有韭菜等,都有一扎高了,再过段时间,就可以吃了。
苏红秀看的直乐,又浇了点水,而后从菜地旁边的坡爬了上去。
前几天罗娟说西河村的花椒比粮食还多,她一直记在心里,今天得空,便来看看。
苏红秀后世开饭店的,自然对花椒非常熟悉。
华国花椒有六七种,她知道的有大红袍、大红椒、小红椒、白沙椒、豆椒,还有由大红袍演变而来的秦安一号。
据她了解,秦城的花椒在全国闻名,其中渭市因盛产大红袍花椒,被誉为“华国花椒之乡”。
大红袍花椒颗粒饱满,色泽鲜红,香味浓郁,麻味纯正持久,常用于川菜、火锅底料,也是秦城油泼辣子的灵魂配料。
宝市的风县和扶平,也都有花椒,风县的大红袍花椒被称为“花椒之王”,在后世,品质最好的特级大红袍可以卖到150元一斤,价格非常昂贵。
苏红秀现在所处的地方,就是在盛产花椒的秦城。
她往山里走去,刚进去没几步,就发现了一棵花椒树。
西河村海拔低,花椒一般在7月下月就可采摘。
苏红秀走近查看,通过果实的饱满而大,色泽鲜艳,香味浓郁判断,眼前这棵正是大名鼎鼎的“花椒之王”。
她喜滋滋地摘下一颗花椒果实,放进嘴里嚼了嚼,立刻呲牙裂嘴起来。
真麻,麻中还带一丝丝甜味。
在外人眼里的穷山沟沟,竟到处都是宝贝。
先是牛肝菌,现在又有花椒之王,还愁过不上好日子?
苏红秀再往里走,越走越高兴,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郁郁葱葱地花椒树,成熟的果实像红玛瑙似的,看着就让人心情好。
她边走边看,直到听到苏武的呼唤,才转身返回。
“小武,怎么了?”
苏红秀从山坡下来。
苏武道:“奶怕你在山里迷路,让我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