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里紧张起来,心想今天的事只怕不会太平。
祭拜结束回到皇城已是下午,北宫中灯火璀璨,宫墙院落挂满宫灯。
长庆殿内外已摆好数百桌酒宴,宴请百官与各国使节。
五品以下坐殿外的酒宴,其余高官及皇亲国戚则得入殿内,各国使团的领队人物也得以在殿内落座。
皇家宴会排场自然不小,美味珍馐,奇瓜异果,山珍海味,足有六七十种。
而外面的桌上则有三四十种,高低贵贱,层次分明。
曹颖不得入座,她挺直腰杆侍奉在皇后身边,走一天路,又笔直站着,其实十分劳累,腿脚生疼,不过她早习惯了,没显露一点。
群臣依次朝贺,而居首位的就是令她无比崇敬的吴相公。
但今日吴相公似乎面有愁容,眉头紧锁,说话时甚至有些词句错乱了。
反常的是陛下竟没怪罪,反而安慰:“吴相公勿需多虑,过节就该开开心心。”
几位宰相之后,便是两位皇子。
卫王恭贺后自作聪明道:“父皇,恕儿臣多嘴,辽国和占城国的使者颇为不恭敬,来者不善啊。
这些都是赵立宽导致的,如果不是他一意孤行要打下去,哪会给他们机会。”
曹颖听了都直皱眉,觉得这卫王就像个孩子。
辽国人和占城国人来者不善,长眼睛的都能看出来,用得着他在这说。
目的是为引出后面的赵立宽的事。
可陛下既已同意赵立宽打下去,那这不就是一直在给陛下添堵吗。
卫王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他如今可不是天子,连皇储都不是。
果然,陛下面无表情道:“说完了吗。”
“启禀陛下,说完了。”
陛下似漫不经心转移了话题:“让你协理户部,最近户部的事有没有上心。
“禀父皇,儿臣兢兢业业,大事小事不敢放过,都一一处理,从未懈怠!”卫王连拱手表示。
陛下意味深长看了一眼:“你退下吧。”
随后就是郑亲王。
郑王一面恭贺,一面在其中提了自己兢兢业业,为今天的礼仪典礼与礼部,鸿胪寺协调奔走的功劳。
陛下点头,没说什么。
反而低声嘱咐:“中秋佳节,是人间团圆的节日,当初你举荐资助的人还在前线浴血。
纵使有犯众怒之处,然家人独居在京,你该关照一二,别寒了人心。”
曹颖立即听出话外之音。
陛下的意思是郑王应该有担当,关心关心他举荐起来的人,哪怕他犯了众怒。
这是在提点教育,难道陛下对郑亲王更中意?
她觉得更有可能是方才卫王太蠢笨,让陛下失望。
没想郑王也丝毫没理会陛下的意思,拱手道:“父皇,儿臣确实提携过赵立宽,盖因被其迷惑。
其人确实有才干,但刚愎自用,不知进退,自大到自以为朝中滚滚主公之见不如他一人。
其所言所行儿臣实不认同,此人的事也断与儿臣没有干系。”
他说得义愤填膺,时不时回头,让后方的诸大臣听到。
等他说完后,陛下一言不发好一会儿,只盯着面前他的儿子看,看得郑王不敢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