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生而民能可得:出自《商君书》
*官制杂糅了一下,言官就一个御史台,分御史和六科给事中,最大的官是御史大夫,副手是御史中丞。台谏、宪台都是在说御史台。
*服饰也是杂糅的,主打一个什么都有,因为男女平权嘛,所以男装女装也混着穿。官服大体参考鹤唳华亭吧,我蛮喜欢那个风格。
*官服颜色设定:一二品紫袍,三四品绯袍,五六品绿袍,七八九品青袍,
*言官闹罢工,参考北宋濮议之争。
抬头去看
御史台罢官一事闹了小半月,明面上先是禁了民间议论,再则是下诏重申台谏之重要性,而后将任命文书重新送到每一个罢官的谏官家中。私下里,以户部尚书范映为核心的革新派与以左相蔡铨、吏部尚书吕颂年为核心的保守派交锋了数轮。初时吕颂年自以为胜券在握,分毫不让,不仅要户部侍郎施言离职待罪,甚至攻讦到了范映身上。
卫杞看着吕颂年和范映骂战,突然觉得极度无趣,她站起身来围着政事堂内走了一圈,吕颂年还在骂,蔡铨老神在在闭目养神。卫杞踱步走到带刀的近侍处,一把抽出他腰间的长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
你们这是要逼朕去死啊?卫杞幽幽地出声。
陛下!紫袍宰执们终于慌了神,跪倒在她脚下,请她恕罪。
卫杞不怒反笑:汝等何罪之有?难道不是千罪万罪罪在朕躬吗?
陛下何出此言呐?蔡铨终于不再装傻。
朕的朝堂,朕的臣子,一言不合便罢朝而去,今日十人明日百人,是在说朕德行有亏,无法令臣工信服吗?既如此朕还有何颜面存活于世!
蔡铨再叩首,红了眼眶:绝无此事!陛下圣明烛照,绝无过错。台谏一事,错在韩仲思无疾拒行,要君宠命,实乃小人行径!
确是如此,陛下明查!其余重臣亦连声附和,叩头顿首。
既如此,你们来处理,三日之内了结此事。卫杞掷下钢刀,无力地出了政事堂。
她将自己关在寝殿里,枯坐了半日。大监急得不行,忙请了卫枳来劝。
陛下,长公主来了。
进来吧。
卫枳走进来,看见卫杞坐在阶上,便沉默地走过去与她坐在一起。
这高处不胜寒的境地,除了卫杞自己没有人能懂,一母同胞血脉相连的卫枳也只能默默地陪伴她,而无法劝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