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那边听说魏王李泰,有了能给石炭去毒的办法。
只得又將被笔墨湿糊的那页,重新工整再抄一遍。
哪有时间和心力,去观察魏王的坐位,有没有僭越太子。
魏徵见李承乾一直侧头,给他眼神示意,心中也是深深感到无奈。
他魏徵也终於算知道了,什么叫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毕竟已经和魏王达成了共识。
不帮助、不添堵、不承诺、不付出,一切皆顺应局势。
李世民在上面,自然能看见李承乾频频侧头,给魏徵递眼神。
待他见魏徵心虚到,头都快要塞进裤襠里时,李世民差点就没忍笑了出来。
他们君臣一起共事了这么些年,李世民难得亲眼看魏徵这般窘態。
李世民面上还是一贯的威仪,可他心中的那个邪恶小人,早已笑的捶胸顿足。
李世民知道魏徵,是因为李泰对其有恩情,才选择沉默。
不过他丝毫没怀疑过,李泰和魏徵私下会有什么不正当的交易。
李世民相信魏徵的为人。
且李泰对私下见重臣一事,並未遮遮掩掩,有心虚作態。
这使得李世民对李泰与魏徵,都特別放心。
李世民本身就是一个极度自信的人。
自信到不会猜忌朝臣,打压朝臣来稳固皇权。
臣下对君主严苛要求,君主对臣下信任包容。
君臣之间互相信任。
贞观之治可以说是,在歷史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难得真正做到君臣双向奔赴的朝代。
即便是侯君集,最后选择站队太子李承乾造反。
李世民看在过去的恩情,也不捨得杀侯君集。
还是在朝臣们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杀。
如果李世民真的想杀侯君集,就不会答应给侯君集留有骨血。
法情两尽。
不像李治那腹黑小子,哭著喊著求朝臣,放过他的兄弟姐妹,亲舅舅。
名声赚的那叫一个足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