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此刻的神情非常的轻松温柔,充满了脉脉温情,如此神色侯家人还是第一次得见。
不过也难怪,迎春对侯家人的亲近依赖不是假的,但侯家离迎春太远了,这份感情没有长时间的接触了解难免就有些虚浮。
不过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两边的感情都是真的,等真的熟悉了这份飘着的感情自然就实在了。
不过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迎春迎春妹妹,你和贾琮关系很好?”
迎春点头,“舅母没来之前,我和琮儿的情况相似,在府里都是没有亲娘没有外家帮衬的。后来我有了舅舅家的帮衬,看琮儿的日子难过,同病相怜下难免帮衬他一些,时间长了,我们两个在府里便开始抱团取暖。”
侯晗茵本想估算一下贾琮的年纪,但是无奈,贾琮无论是在书里还是在贾家都太过透明,侯晗茵一时是真的想不起什么信息。
不过这么一个有情有义又偏着迎春的人,倒是可以帮扶一二。
不是侯晗茵那读者的改命欲又上来了,而是真真切切的为迎春考虑。
贾家败落是板上钉钉的未来,但是鉴于贾家都是一群废物点心,又有曾经的功劳在,皇上也不至于下狠手,没触犯律法的妇孺性命总是会留下的。
按照侯家的谋算,那时候迎春应该已经出嫁,不会牵连到她身上,可那时败落的贾家就会成为迎春的负担。
如果这时候贾家有个合适的人选支撑门楣,这对迎春的未来也是好事,到时候她大可以拿出一笔钱安置了贾家人便可以撒手不管了,否则的话贾家这些废物肯定不会少给迎春找麻烦。
不过第一步还是得知道这人的年纪,再找机会见上一见,才好安排。
侯晗茵问道:“贾琮如今多大的年纪了?”
迎春奇道:“琮儿比我小四岁,如今也是九岁的半大孩子了,茵姐姐问这个干什么?”
侯晗茵道:“就是好奇罢了,这么大的年纪正是读书的好时候,可别荒废了去。”
迎春闻言低下头,“琮儿年幼时听我说过读书的好处,倒是一直嚷着要读书,说是要得个功名回来给我撑腰。
可能后来上了学,却越发的懈怠起来,想来我们贾家就是少了几分文曲星眷顾吧。”
侯晗茵想到书中贾家……
侯晗茵想到书中贾家那混乱的家学,心道那可真不一定。
侯晗茵道:“我倒是听到一些消息,说是负责贾家家学的人不上心,弄得家学里混乱不堪,想来贾琮不是不想学好实在是没条件学好吧。”
贾家面上对儿女们无论嫡庶待遇一致,但私底下那差的可太多了。
贾琮和迎春从前的情况类似,生父不管,生母早亡,嫡母刻薄,别说给他补贴,怕是连那点固定的份例都难拿到手。
贾琮甚至还比不上迎春,迎春好歹和探春惜春同进同出,贾母对女孩也算喜爱,时不时的会有些打赏。
但是贾琮,那真是府里的小透明,存在感连二房的贾环都不如,上哪里能拿到补贴去。
而且迎春是女孩,日常的花费只有打赏下人,给自己买些胭脂水粉这些日常开销。
但贾琮是个男丁,他是需要外出的。十来岁的孩子在古代虽然还不大,但也开始在外面行走了。
而且贾琮不是个贫民百姓,如今的贾家在外面人看来仍旧是煊赫无比,这也注定了贾琮的交际圈子以及花销水平。
你和官宦勋贵子弟一起玩乐嬉戏,那总不能和出苦力的百姓一样拿几个铜板在街边找个摊位买点下水就觉得体面得很吧!
除非贾琮放弃交际,否则那一个月二两的月例都不够贾琮和人交际吃饭的。
若是贾琮还想要读书,贾家家学的确是提供了免费的纸笔,但是那点纸笔是有数的,你要是单纯在家学里混日子,那绝对够用。
但你要是想刻苦读书,那点纸笔连练字都不够,更别提往深了学习。
而且想要读书,想要读的好,那是需要博闻广记的,那是需要大量的书籍辅助的,要是真的只靠四书五经,那除非是天纵之才否则顶多就是个童生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