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研究上的问题外,导师还很关心她的日常生活,经常给她带好吃的。
对宋渔来说,导师更像是个亲切的大姐姐,亦师亦友。
哪怕是毕业之后,她们依旧保持着密切联系。
偶尔遇到不懂的问题,宋渔便会发微信向她讨教。
就比如上个月接诊的那只金毛,除了年龄增长带来的心脏问题外,还伴随着天生血管畸形。
作为特殊案例,两人着实讨论了一番。
看到消息,宋渔不敢耽搁,赶紧回复:【好,我一定去。】
老师:【嗯,我帮你报名了,回头把具体信息发给你。】
宋渔:【谢谢。】
老师:【跟我你还客气什么,有时家来家里吃饭。】
宋渔:【一定一定,好久没尝到师丈的手艺了。】
老师:【那到时候让他多做几个你爱吃的菜。】
老师:【先不跟你聊了,我还得帮你师妹改论
文。】
宋渔发了个【加油】的表情包。
恰好余宵在这时转过头来,随口问:“剥完了?”
“嗯。”宋渔起身把蒜皮收紧垃圾桶。
“马上就好。”余宵说:“你饿了的话就先吃点零食。”
饭菜的香气充斥在整栋房子里,宋渔还真感觉有点饿了,但转念想到等会的大餐,她又不敢吃太多,拿了根牛肉干慢慢磨牙。
最后一口吃完,正好开饭。
三菜一汤,色香俱全。
想到在超市买菜时的对话,宋渔率先对那盘虾发起攻势。
余宵一直看着她:“怎么样?味道还算过得去吧。”
“非常可以。”宋渔竖起大拇指:“都赶得上我妈的手艺了。”
极高的评价。
余宵笑笑,起身去厨房找了只空盘,开始慢条斯理地剥虾。
宋渔把筷子伸向其他菜,随口说起研讨会的事情。
“什么时候走?”余宵问。
“还不——”
话没说完,手机提示音响了,导师把链接发过来了。
宋渔点进去,在看到时间的时候突然愣住。
十二月二十三号。
那不就是余宵的生日吗?
可研讨会机会难得,又是拖了导师的面子,她必须得去。
察觉到她的不对劲,余宵问:“怎么了?”
宋渔按灭屏幕,抿了抿唇,低声说:“日期定在二十三号,二十二号就得走。”
她看向余宵,发现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好像那只是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