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魔都之所以称之为魔都,黄浦江边的璀璨灯火真的给人一种上海滩曾经纸醉金迷的感觉,和北京截然不同。
吃过饭后,宋渔兴致颇高地拉着余宵去黄浦江边看夜景。
哪怕是冬天、工作日,外滩边上依旧挤满了游客。
宋渔第一次来上海,看什么都觉得新奇,一路走走停停,举着手机拍了无数张照片。
余宵默默跟在她身后,不时伸手拦一下即将撞上的行人。
沿着岸边走了一会儿,宋渔突然听到身边有人在讨论附近的圣诞集市。
她用手机导航搜了下,发现就在隔壁那条街。
秉承着中国人“来都来了”的原则,当即决定过去看看。
走到集市所在地一看,宋渔就知道来对了。
十几米的圣诞树上挂满了彩色铃铛,头顶是星星彩灯,入口位置有圣诞老人排队拍照,摊位上卖的东西五花八门,但氛围感十足,好像误入了某座欧洲小镇。
就是人有些多。
宋渔兴奋地像个孩子。
她拍拍余宵的肩膀,感叹:“这可比我们上次去的那个夜市热闹多了!”
周围在放圣诞音乐,人又多,余宵没听清,俯身倾耳靠近,示意她再说一遍。
宋渔大喊:“没事,进去看看!”
说完,她灵活地挤进人群。
跟这里相比,外滩都显得冷清多了。
想走快点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只能跟着前面的人一步一挪。
余宵虚虚地张开双臂,护在宋渔身体两侧。
手工地毯、水晶球、姜饼屋、圣诞老人玩偶……
一下子望过去,眼睛都看花了。
当然也少不了各式各样的美食小吃。
其中一个摊位前人格外多,宋渔挤过去发现居然是卖热红酒的。
热的红酒?
宋渔之前没喝过,感觉有点意思。
她回头问余宵:“要不要来一杯尝尝?”
话音刚落,又突然反应过来:“哦,你开车了,不能喝酒。”
余宵被她的自问自答逗笑,伸手帮她捋开额前不听话的发丝,正要开口,就听到她说:“算了,那我自己喝。”
说着,宋渔又转回去,指着酒杯对里面的外国小姐姐说了句:“one。”
然后打开微信扫码付款。
余宵看了眼旁边的牌子,彩色荧光笔写的,明码标价。
45块钱一杯。
他收回手,想告诉宋渔,她那天在家里随手一指的酒,最低也要接近六位数。
不过最后什么都没说。
人太多,还得等着排队叫号。
余宵安静地陪她等着,不经意间转头,忽然瞥到什么,心念微动。
他收回视线,再次看向面前的人。
宋渔正踮着脚尖,专心致志地盯着摊位。
纠结两秒,余宵转身挤进人群当中,凭借身高优势,不断来回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