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人不能随意丢弃东西在外头,遗秽于道,杖刑十下。
远处,徐得鹿去而复返,原本是想提醒青簪一声,陛下今晚还约了几位大人议事,估摸着到凤藻宫也是用了晚膳便要回的,这样说也好让皇后娘娘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更何况,陛下这次去凤藻宫想见的显然另有其人,想是不会在娘娘那儿待太久,只是这句他不能明着提醒罢了。
这会儿却是不好再上前说话了,只得回去把看见的这一幕报给了皇帝。
不为别的,就是想再次确认一番这宫女在陛下心里的分量。
虽这宫女显然是有几分特别的,可到底是一分还是两分?
皇帝波澜不起地迈下了銮驾,走入紫泉殿,就在徐得鹿以为自己猜错了的时候,就听见那道沉冷的声音。
“她这么好欺负?”
陛下听进去了。
紫泉殿内,太后让人去请皇帝之前,本已经初步拟定好了主办端午小宴的人选。
连嬷嬷看着名单上的名字:“这离您让奴婢把消息给出去才过了小半日呢,也只杨美人、赵才人、俞宝林三人来了,要不要再等等?”
响应的人尚还不多,岂不显得太后娘娘不够排面。
太后眼皮都没掀:“哀家自可以等她们,可这机会却不是次次都肯等人的。”
这么一说连嬷嬷就知道太后是主意已定:“是,奴婢明白了。这样看,这杨美人倒是个敢为人先的,还知道给您送山参,自己也争气。”
正说着,皇帝便来了,太后听到了他那句“好欺负”,没再继续和连嬷嬷交谈,转而颇为起兴地看向皇帝:“谁好欺负?”
皇帝只是行礼:“儿子给母后请安。”
太后见他不想说也不追问,就把纸上写好的两个名字拿给了他看:“原本呢这种小事也不必你过目,但哀家想着,好歹是你后宫的新人,你也要对她们多上点心才是。”
按照太后的意思,是择定了杨美人主办,赵才人从旁协助。
皇帝略扫一眼就撂开了:“让杨氏办罢。”
言下之意,赵才人就不必了。
太后却没想到皇帝竟当真有旁的意见,往前他在这些事上一向不多干涉。不禁挑眉:“看来杨氏是颇合你的心意。”
在太后看来,赵才人还不曾面圣侍寝,没道理教皇帝不喜,那就该是杨氏的原因。
皇帝没有否认,徐得鹿却有个揣测……
他朝皇帝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
此刻萧放心中所想,的确不是杨氏,而是一张淡极而艳的脸。
想到她撑伞在雨中,蹲下捡拾弱枝的样子,必定两相可怜。
连嬷嬷端了茶饮点心上来,插话道:“奴婢看赵才人和美人主子由来不睦,也不见得就会尽心辅佐。”
“你懂什么,杨氏来过紫泉殿几次,哀家是怕如此决定会有人说哀家偏私,往后个个尽想着在哀家这儿用功夫了。”这般说着,太后看的却始终是皇帝。
这便是连嬷嬷多嘴的用意所在了,看似是在帮着皇帝说话,实则又能让太后阐述想法,又避免了太后与陛下母子直接争辩的局面。
萧放却已回神,淡淡一笑:“偏私又如何,母后的私心所在,即为公道所在。”
太后一听就乐呵得笑了:“你这嘴,真要将哀家也哄糊涂了。”
遂拍板道:“依你依你,反正是你自个儿的后宫,就这般定了,晚点就让人去通知杨氏罢。”
其实杨美人在新秀里家世位份都是最高,近来又得太后喜欢,就算陛下未提不同意见,可明眼人一看也便知道,赵才人的名字放在一起,更像是个给杨美人打下手的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