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后,攸梦被家主攸夫人赶了出来。
当天夜里,攸家很快便搬家出了京,跑得一干二净。
一夜过后,攸家除了攸梦的其他人竟成了通缉犯,邺阳那边一些本该调查此事的官员都被弹劾了。
来到书斋后,攸梦一直念叨着他的祖君,时不时自己一个人莫名其妙地流眼泪。
自从那日书斋焚烧之后,何逸钧就没有再见过良霖和攸梦,整天满脑子来来去去想到的人当中,除了郑竹暮,就只剩下施清奉和余久择了。
他这几天都在忙着这事忙着那事,之前也没去过良霖的家,所以并未知道良霖的家在哪,当了明卫之后也从未想过要抽个时间去打听良霖和攸梦的下落。
他根本想不到,如今他俩竟然主动来找他了。
也可以说,他俩明明知道他的下落,却迟迟未来找他。
这一瞬间,好像他们仨的关系很早就已经被拆开了。
他陡然想起了书斋那些年的场景。
中秋时皓月形状的窗棂,窗棂外生着郁郁葱葱的傲竹,细碎日光如同花瓣稀稀洒进来,伴有朗朗的读书声,浓浓的书墨香……
这些事,好像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这都已经过去了,不会再回来了。
何逸钧回过神来。
在这个时候遇见他俩。
实在太巧了。
他俩来找他时,他才刚好回到家,只是刚刚好。
这使他很难不怀疑他俩一直躲藏在他家的不远处等着他回来。
更巧的是,刚才施清奉送他到他家门口时,他俩也一直潜伏在暗处不出来。
施清奉才刚一走,他俩便一个劲地急匆匆跑过来敲门。
这使他很难不怀疑他俩为了行动,一直在避开施清奉的耳目。
尽管何逸钧知道他俩这次来的目的并不简单了、他不应该掉以轻心了。
但想是这么想,他却无法对他俩起来警惕的心。
可能是因为他俩承载了书斋的那些年好多回忆吧。
相见时,仿佛他回到了年少时。
良霖埋头从何逸钧与门缝之间的空隙钻了进去,道:“我们进去再具体说说,在外面怕隔墙有耳,快快快攸梦快快快进来。”
攸梦闻言,连忙跟着钻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