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室里,安森一如既往地早睡,斯懿把头埋在被单下,解锁了白省言的手机。
作为基地最优秀的特工,他系统学习过密码学和电脑编程,并不是只会打架和玩男人。
普通人在选择密码时,往往有一定规律可循,更不必说白省言这种墨守成规的性格。
斯懿在下午等待清理油漆的时间里,就已经破解了手机密码。
他对论坛发帖者的身份毫无兴趣,这不过是用来应付霍崇嶂的托词。真正想要的,是调取德瓦尔全校学生的身份数据库。
幽蓝的屏幕光映照下,斯懿运指如飞。他先用手机密码解锁白省言预存的数据库秘钥,然后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后台搜索系统。
根据戴蒙的交代,狄更斯很可能出身贵族家庭,斯懿分别检索了“霍亨”、“白”、“蒙特克”、“莱恩”。
莱恩家族是宪章派的坚定支持者,德瓦尔目前只有戴蒙一名学生;
蒙特克则是欧罗巴大陆的贵族姓氏,在校的也仅有斯懿素未谋面的f3。
至于霍亨家族和白氏,情况则更复杂。
德瓦尔目前共有五名白氏学生在读,其中一人是重名的留学生,另外四人是白省言和他的表兄弟。
斯懿记下这些人的姓名,准备开学后逐个调查。
霍亨老爷年轻时颇为风流,虽然只有一个儿子,但生下不少女儿。她们以霍亨家族的血脉为傲,不随父姓,后代都沿袭霍亨的姓氏。
人丁兴旺的霍亨家族从金融业起步,逐步渗透医药、教育、军工等关键行业,编织出一张庞大的关系网。
这也是霍亨家族能成为联邦首屈一指的名门的主要原因。
德瓦尔共有二十八个霍亨。
真是个晦气老头。
斯懿揉了揉发酸的眼睛,逐个点开霍亨家族学生的资料。
两小时之后,斯懿的目光落在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上,罗文·霍亨。
他脑中思绪电转,似乎曾在某张书页上见过这个名字,而当时他心不在焉。
斯懿闭上双眼,指尖揉搓着太阳穴,努力回忆起书中的情节。
特优生宿舍的隔音效果不佳,窗外疾风掠过树梢,夜莺的啼鸣穿透夜色,在寂静众荡出回音。
突然,他睁开双眼——
根据小说情节,枪击案在联邦社会引起轩然大波,虽然对于受害者心怀怜悯,但公众并没有指责始作俑者。
相反,他们认为是联邦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导致了悲剧的发生。甚至有知名律师主动为凶手辩护,主张他们应当无罪释放。
民众的不满情绪愈演愈烈,将以霍亨为首的几大家族指责为“社会的蛀虫”。
就在这时,名叫罗文·霍亨的德瓦尔学生走入公众视野。
他自称虽姓霍亨,却因祖母出身卑微,不过是家族中最没落的支系。
自出生以来,他从未享受过奢靡的物质生活,却要时常经受其他家族成员的打压和霸凌。
他坦言以自己的姓氏为耻,呼吁底层民众团结起来反抗剥削,让联邦“平等”“自由”的立国精神真正实现,让合众国再次伟大。
罗文因此被底层民众视为偶像,创立了许多非盈利组织。
毕业后,他加入与霍亨家族针锋相对的宪章派,成为民。。。粹的代言人。
小说里对这些内容描写不多,也远远没有肉香四溢的部分精彩,导致斯懿过目即忘,此刻才回想起来。
罗文,会是“狄更斯”么?
枪击案,真的只是碰巧发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