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对这个家,对未来还有点幻想,现在全然没了指望,她也没有什么可留念的。
只是她最远就去过青河镇,不知道去京城是个什么章程。
“小文,我就这么跟你走吗?要不要什么东西?”
“什么都不用,跟我走就行。”
因为想去江南,韩子文打听过在大周朝普通百姓远行需要什么手续。
其实挺简单。
由村长或者里正一类的给开个推荐信,他拿着同行男子的户籍和推荐信去县衙门办个路引。
路引上只会注明同行男子的年龄人数,对女子并没有做要求。
女子只需要在坐车坐船住店之时,拿出户籍给店家查看,证明她不是黑户,不是逃奴就行。
所以想带韩小妹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户籍。
大周朝的户籍也和后世的户口本差不多,一人一页,挂在户主名下。
女子不能单独立户,但是只要有人愿意接纳她,她可以拿着自己那一页落户到那户人家的户头下。
女子嫁人便是如此,把自己的那页户籍取出来,落到男方的户头下,就成了夫家的人。
这么一来,事情就简单了,只要有了韩小妹的户籍,就可以带她远走天涯。
以韩老太家里的情况,根本不可能找到京城来。
不过韩子文不打算用韩小妹自己的户籍,万一韩老太报了官,韩小妹在京城落户被发现,那就麻烦了。
他打算给韩小妹买个户籍。
这个年代没有联网,想做假,太容易了。
在哪里买户籍他都想好了。
韩子文把自己的打算告诉韩小妹。
他想的是带着弟妹先离开青山村。
韩小妹过几天从家里逃出来,他们在府城会合。
得益于韩二婶前段时间的宣传,韩子文要离开青山村去找他爹韩老三的消息,全村人都知道。
这个消息早于韩小妹的亲事就传了出去,他现在要走一点不显突兀。
他正好趁此机会找到韩村长,让他写推荐信,去县衙门办了路引,就可以找到府城的船行,搭船去京城。
“咱们不能一块走,怕奶奶去告官,万一被发现了,就跑不了了。”
“我提前几天走,先把一切事情安排妥当,你一到府城,我们就搭船离开,就算他们报官,也来不及了。”
“说定哪天来提亲了吗?”
韩小妹点点头:“黄媒婆说五天后是黄道吉日,诸事皆宜,她会带着李大力她娘过来提亲。”
韩子文算了算,五天的时间足以他把事情办妥。
“那就提亲的第二天早上。”
在乡下,提亲时男方要送上聘礼,女方接了聘礼,会请男方的家人吃一顿饭,在席上商量结亲时的具体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