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燕王朱棣到来,林豪收敛起脸上得意的神色,起身行礼。“林御史,不必多礼!”朱棣轻轻抬手,上下审视着林豪。他这几日已详细地了解了过林豪的情况,发现父皇对他的宠信程度,远超之前的任何大臣,而且是那种无缘无故的恩宠,在科举案之前,这林豪根本就无尺寸之功,却突然因为站得笔直,对朝堂甚是恭敬,获得嘉奖。可嘉奖之后,他的表现也是平平无奇,朝堂大事小事从不露头,也不争功抢功,父皇也从来不召见他,所有人以为他就是父皇的一颗闲棋,可之后审理蓝玉、蒋瓛、老五、二哥的案子里都有他的身影。每当他到遇事情,或者别人攻讦他,父皇都是坚定地站在他那边,连二哥这样嫡亲都不例外。所以朱棣决定借着林豪当两个儿子教读的机会,好好笼络一番,等了两天都机会见到人,今日回府终于得以“偶遇”。徐妙锦看见姐夫一直愣神地盯着林豪看,觉得有些失礼,遂重重地咳了一声作提醒。朱棣这才回过神来,“孤今天是特地来感谢林御史对高煦高燧的教导,”“这两人平日里没少惹事生非,”“可自从父皇安排林御史做他们的教读以来,”“他们日日研习的咏春拳法,诵读佛经,”“不仅武功修为大大提升,连处事方式都不一样了。”“他们有此质变,全仗林御史。”“孤在这里先行谢过!”言罢,朱棣朝林豪躬身施礼,他这是发自内心地感谢林豪,将自己的两个儿子改造成功,“这是分内之事!”林豪侧身不敢受礼,“主要还是两位小殿下有慧根,”“臣只是稍加点拨,”“教一下招式,偶尔与他们切磋一下,他们自己就寻得门道!”林豪说的也是真心话,在为数不多的教读时间里,他根本就没怎么认真教学,除了神叨叨地说几句“悟性”、“慧根”、“诵经”之外,就是让姨甥三人不停地练招式,而他自己就是躺在竹椅上吃吃睡睡,混完一天差,可结果就是这姨甥三人武功修为大增。朱棣只当林豪是谦虚,对他的印象更好了一分,听到切磋,正好他也技痒,“早就听闻林御史功法高深,昨日城门口全赖林御史力挽狂澜,”“可孤来得晚,没能见到林御史大发神威,”“趁现在正好有空,孤想跟林御史讨教一下拳法?”林豪闻言,眉头一挑,看来这朱高煦痴迷武道是遗传自朱棣的,虽然第一次正式见面,就动手不太合适,不过朱棣的意思应该是以武会友,应该无伤大雅,他又看了一眼,身边的徐二小姐,见对方点点头以示肯定,遂开口同意道,“是臣求王爷提点才对!”朱棣很高兴,立刻收拢衣袖,走向院中空地,林豪也是毫不迟疑,马上跟进,两人面对面作揖,旋即就催动功法,正式切磋起来。他们都很有默契地点到即止,并不会施展全部功力,林豪只觉得朱棣的军道拳,比朱高煦兄弟二人的更扎实,出招更凌厉,与蓝玉有得一拼,能和这样的高手切磋武艺,真是舒坦惬意!不过惬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王府内侍马三宝手拿一份函件,匆匆跑入院内,不顾他们正在切磋,大声禀告道,“殿下!”二人闻言,动作一滞,旋即收手分开,朱棣接过函件看了起来,旋即他的眉头紧皱,转头朝林豪致歉道,“兵部有急事,”“下次再找时间继续跟林御史请教!”经过刚才的切磋,朱棣也对林豪的武功很是认可,他现在是真心实意地想交好这个父皇的宠臣,所以态度变得更加和蔼。“臣遵令!恭送殿下。”林豪也对朱棣有了全新的认识,看来朝堂传闻中的燕王倨傲,不是完全真实的,至少朱棣目前展现在自己面前的,也是风度翩翩的“贤王”形象,老朱家的老三、老四都是人中龙凤,可惜皇位只有一个,老朱已经确定给了太孙了!待朱棣的背影消失在西院之中,“你们二人继续练习,”“麻烦徐小姐再帮我泡一杯茶!”林豪一边发号施令,一边躺回竹椅,徐二俏脸一寒,真把我当丫鬟了?但马上又收敛起了表情,乖巧地给林豪奉茶,林豪没有发现徐妙锦的细微变化,接过茶杯浅饮起来,他看了看像“丫鬟”一样随侍他身旁的徐妙锦,又看了看正在认真练习招式的朱家兄弟二人,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只觉脑中闪过一道光,他们正合适!打定主意的林豪,用细不可闻的声调自言自语道,“这天大的好事,便宜你们三人。”于是他站起身来,招手将姨甥三人招到跟前,“本座看你们动作招式日趋完美,”“接下来时间,你们当以参悟为主,”“从现在开始,你们去书房里,日夜苦读参悟《金刚经》,万不可懈怠!”“悟出心得之后,再来面见本座!”姨甥三人面面相觑,困惑万分,需要日夜苦读《金刚经》,才能参悟提升?不用练习基本功了?这能行吗?但是看到林豪的那肯定目光,也只得收起疑惑,毕竟他们之前按师尊的方法行事,获益匪浅。于是,在徐妙锦的带领下,走向西院的书房里,开始了参悟之旅!······申时,皇宫,御书房,朱元璋正在皱眉沉思,底下的太孙,两个嫡子和一众兵部大臣,正在激烈地讨论北元及朵颜部的事务。“父皇,朵颜部编入儿臣燕藩最为合适,”“他们生息的区域,本就离我燕地较近!”“。。。”朱棣条理清晰地讲述着,将朵颜部并入他燕藩的好处,刚才在府里收到兵部函件,说北元方面有异动,可能要对朵颜部发动突袭,要尽快处理朵颜部的归顺问题,他立刻放下一切事情,进宫面见父皇,一路上还不停地梳理自己的想法。“四弟此言差矣!”晋王朱棡反驳道,“朵颜部既然要归顺,自然是迁移,”“之前父皇定计让他们西迁陕北,也是这个道理。”“不过陕北有些远,儿臣以为还是迁到代北,”“作为抵御北元中路的屏障最为合适。”代北是晋藩的地盘,朱棡也是想把朵颜部纳入自己的控制。两位亲王各抒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站在皇爷爷身后的朱允炆觉得万分无奈,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他敏锐地听到皇爷爷正喃喃说道,“都这么多天了,咋还没献上来?”:()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