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水畔,垂柳依依,男子身长如玉,俊美修目,气魄凛然。那女子花月之色,身姿轻盈如风,惊鸿一面,令人不敢逼视。
二人总秉烛夜游,或买下一双糖人,或停于一酒家对饮,如寻常夫妻一般宴饮游玩。
岁至来年八月,远方传来故人的消息。
秦昭和芸娘的第一个孩子出世,是一个女孩,生得漂亮,等沈家姑姑赐名。
贺三郎被一羌族女子相中,穷追不舍,非要嫁给他为妻,听闻还一路追到了西域。
羌人学习汉地的禾黍耕种,哈娜跟着芸娘学种桑麻,带领妇女们编织,民生渐渐好了起来,汉羌一家,共卫云州。
待羌王桑多继位,邑都一人一刀去了极北之地,将近卫之首的重任交给了莽机。
敬山道人赵羡四处游历,超度了不少亡魂,攒下了无量功德,最终又回到崂山继续修行。
沈今鸾倚在顾昔潮肩头,听完他念完一封封信,轻声道:
“还有三日。”
她数着日子,一直在等八月十五,钱塘潮信来。
顾昔潮眼睫微颤,轻抚她散开来的鬓发,点头道:
“嗯,还有三日。”
钱塘县之江畔,有塔名曰六和,取“天地四方”之意,史传为镇压江潮而立。
六和塔顶,乃是观潮宝地之最。视野开阔,一览无余。
只那塔底的六和寺乃清修之地,历来从不对外,众生不可及。
顾昔潮顾忌她魂魄之身,本不打算入佛寺观潮。
却听她笑道:
“我曾听地府判官道,我可是有万千功德在身。”
果真来去自如,不受佛光所害。
六和寺的方丈识得大将军顾昔潮。
昔日战神将军,荫蔽一方,威名远播。方丈一听知客来报,便亲自奔下山门,迎他入寺。
“施主若要观潮,可来对了地方,六和塔顶,乃是天下第一观潮之地。若施主不弃,可入敝寺一观。”
沈今鸾见寺中古迹,心中欢喜,自顾自飘去塔楼观摩数丈之高的壁画。
方丈引顾昔潮入主殿,二人相谈甚欢。
小僧奉上明前龙井,方丈请顾昔潮品茶,道:
“佛门有金刚生杀,亦有菩萨救渡,有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亦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施主,与佛有缘。”
“然我并无慧根。”顾昔潮遥望塔楼上翩跹自在的魂魄,淡淡道,“佛陀教人跳出轮回,求得解脱,而我却祈盼轮回,想要与一人再相逢。”
方丈暗自点头,又忍不住问道:
“十五观潮之后,将军欲往何处?”
顾昔潮微微一笑,道:
“听潮而生,观潮而寂。”
她去何处,他便去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