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大门忽然开启,一行人从里面走出。
走在最前面的正是徐怀瑾,他身着天青色官服,腰间系着白玉束带。
徐怀瑾一眼就看到了谢必安,随即向随从示意让他们先行离开。
“这么早就来觐见陛下?可是查到什么线索了?”
徐怀瑾立在谢必安面前。
谢必安没有理会,径直要从他身边走过。
“等等。”
徐怀瑾的声音再次传来。
“谢统领,江湖中有句话,叫做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谢必安听了这话,站在原地。
“你我都是为陛下办事的人,有些事,不是单凭一腔热血就能解决的。”
徐怀瑾的语气平缓下来。
“这世上的水,有深有浅。趟得太深,可是会溺水的。”
“徐国师这是什么意思?”
谢必安转过身来。
“就好比这京城,表面上平静如水,实则暗流涌动。”
“有些浪,是我们这些小船经不起的。”
“国师既然知道内情,不妨明说。”
“明说?”
徐怀瑾压低了声音。
“谢统领,你可知道蚍蜉撼树为何不可取?”
“徐国师想说什么?”
“不过是提醒谢统领,有些事,看破不说破才是明智之举。就像这春日的风,看似温和,实则寒意刺骨。”
“所以国师是来劝我知难而退的?”
“哪里哪里,只是觉得谢统领一身正气,行事太过刚直。”
“这朝堂之上,最忌讳的就是太过耿直。树大招风的道理,谢统领应该明白。”
他的语气温和,却让人感觉不寒而栗。
“多谢国师提点。”
谢必安的声音沉了下来:“不过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是啊,可做事的人,也要量力而行才是。”
徐怀瑾说完这句话,便转身离去。
春风卷起几片落叶,他的身影消失在宫墙的转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