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动这些家产,就没有人想到他们会逃跑。没有人会舍得放弃这么一大笔的产业。以娄父的精明才智,他是知道该怎么做的。能够在这个时候,察觉到时代的不同,足以说明其优秀。而且,现在出门借口太多了。可以说是出去访亲戚,现在刚过完年,这样的借口没有人会感到意外。走亲访友可是传统。没有人会在这上面计较。这就是给了他们机会。等到严格监视他们的时候,想要走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现在还不是时候,关于是否要对他们动手,还没有最终确定,对于他们还是放任的态度。这些人可是捐了自己的大多数产业,你要是直接对人家动手,难免落人家口舌。这样的话,谁还愿意把自己的家产捐出来。所以,关于是否对他们动手,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人主张可以动手,有的人主张不能动手。他们这些人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他们还要考虑这件事情的影响。张卫国回到了四合院。给娄半城通风报信,这样的事情可不能让别人知道。这个时候,和这样的资本家接触,没有什么好处。要是被有心人发现,还不知道要说什么。资本家成分不好,但是人家有钱啊。有钱就能够吃好吃的,别人还都在为温饱发愁,这些人早就不用担心这个了,他们想的是今天去哪里吃。主要是有些人还不知道避讳,还是想着和之前一样。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之前的地主什么样的遭遇,他们是不知道啊?还不知道收敛,还想着和之前一样呢?不收拾你们收拾谁。他们可是和地主一个性质,这斗完了地主,就轮到他们了。地主是什么下场,他们也就是什么下场。他们不可能有什么好下场。虽说,他们很多人都把自己的大半家产给捐了,但是总会留一部分的。谁也不会傻到把自己的家产全捐了,根本就舍不得。要不是情况不对,他们根本就不会捐。这捐了大半身家,也够他们心疼的了。留下的东西,肯定不少。他们只是把实业捐了,家里的钱,金条、古董什么的可是一点也没有动。这么多的东西都留着,这不是找事。这是你想留就能留的吗?要是你全部捐了,可能还能考虑放过你。留下了这么多的家产,跟这个时代的风格完全不一样。这个时代可是农村最吃香的。傻柱就是号称三代贫农,这个身份可是给傻柱提供了不少的便利。聋老太太一个五保户的身份,就让她舒舒服服的生活了这么多年。被别人称为老祖宗,有一大妈伺候着。这一伺候就是几十年,吃的都是一大爷家的。每个月聋老太太还能剩下不少的粮票,隔几个月就让傻柱背着去卖了。一大妈伺候了这么多年,也不说这些粮票给她。都让聋老太太自己换成了钱。这可是标准的投机倒把行为。要是真的是一个五保户,还能干这样的事情。街道办给的粮食,也就够她吃饱的,想要吃好都不可能,更不可能有剩下的用来换钱。聋老太太却能够省下不少钱。这也是一大爷的工资高,吃的也不算好,多一口人也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没有要聋老太太的粮票了。一大爷吃的都不好,也就不可能给老太太做好吃的了。也就是傻柱有时候给老太太送点肉,让老太太解解馋。聋老太太可是把傻柱当孙子看的。有好东西也是给傻柱留着的。现在是不可能了,聋老太太都死了,那些宝贝也让张卫国收走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人知道这一批宝贝的消息,要是有人知道,肯定会有人寻找。老太太临死之前的大喊,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不知道是不是传递了什么信号。要是真的有消息传递出去,最有可能得就是那一批宝贝。老太太都死了,要一批宝贝留着也没有什么意义了。还不如把这个消息传出去,让别人去把宝贝弄走。至少,临死前她做出了一些贡献。只是,老太太不知道的是,那一批的宝贝早就不在了。就算是有人收到了消息,也不可能找到。他们还会以为老太太传递的消息是假的,或者是他们没有理解老太太的意思。他们肯定会再找人寻找这个消息。这样四合院是不可能放过的地方。那么一大批的宝贝,还有那么多的钱,谁也不可能放过这样的宝贝。就算是张卫国发现的时候,都想着占为己有,更别说是其他人了。这么多的宝贝,也不知道老太太是怎么收集的。这一批宝贝,肯定是死了很多的人。不管是和别人发生了争执也好,还是杀人灭口也好。这么多的东西,还真的非常困难才能够收集到的。这个时候可没有那么方便的交通工具,也不知道是怎么把这些东西弄回来的。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这一批宝贝肯定是花了大价钱弄回来的。现在,聋老太太的房屋好空着,街道还没有安排人住进来。现在房子还是很紧缺的,这房子肯定不会空多久。就是不知道会是什么人进来。估计可能会是轧钢厂的员工。也可能是街道办的人。没有人安排,根本不敢住进去。现在,也没有人敢打这个房子的主意。要是别的空房子,贾张氏早就占上了。三大爷也不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他们家里人家多,全家有七口人,全都在那房子里,虽然那房子够大,也住不下这么多人。有这样的机会,他肯定不会错过的。他的老大还是临时工,根本没有分房子的机会。要是正式工,还有分房子的机会,临时工根本轮不到他。现在还是一个厨房的帮厨,也算不上是一个厨师。他也没有当厨师的天赋。能够混个临时工也算是不错了,很多人可是没有工作的。现在工作的机会不多,根本就不够分的,除非是轧钢厂再扩建。:()苟在四合院捡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