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这才是人类的文明之光啊!
曾省吾心里还是忿忿不平,怎么就好意了?
抢了我的江苏藩台宝座,顺手扔了一张湖南藩台的破椅子过来,就叫好意了?
打叫花子吗?
张居正从曾省吾脸上阴沉变幻的神情看出他心里的魔怔,脸色一沉。
“曾三省,你真以为江苏布政使之位,非你莫属吗?”
曾省吾被张居正严厉的问话吓得一惊,迷糊的脑子开始澄清起来。
敲打的话继续从张居正的嘴里说出来。
“江苏布政使,按理说归内阁管,我这个内阁总理应该说了算。三省,为师能说了就算吗?”
曾省吾连连摇头。
“你知道就好!在万历朝里,没有哪位臣子能一手遮天。江苏布政使空缺,无数双眼睛盯着,为师举荐你,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也需要与别人勾兑。
你怎么就认为这个位置,就一定是你的了?”
曾省吾完全人间清醒了,连忙道歉:“老师,是学生气急败坏,利迷心窍,失了方寸,还请老师恕罪。”
张居正叹了一口气,摆了摆手,“你既然知道错了,为师也不好说你什么。你啊,其它都有所缺陷,唯独一个诚字,还做得不错。
幸好为师派去你找了潘凤梧,要不然我们师生俩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搞不好什么都没捞到,闹出大笑话来。
三省,吴汝忠你知道吗?”
“学生知道。吴汝忠出自淮安名门吴家,与前辅石麓公(李春芳)是好友,其表舅是前户部右侍郎胡氏南津公。”
曾省吾身为通政使,需要跟上上下下的官员打交道,许多当紧的官员履历都记得住。吴承恩曾是漕督长史,现在是应天府少尹,他的履历当然记得。
“南津公你知道吗?”
“老师,南津公学生知道的不多。”
“南津公出自长淮第一名门的胡家,一门三进士两举人。
南津公告老还乡后,教授生徒甚众,东廓公(邹守益)、松溪公(程文德)等正德、嘉靖期间的大名士,都是他的弟子。徒孙更是遍及大江南北,尤以江南、江西为多。
他还有一位孙子叫胡克柔(胡应嘉)。”
曾省吾大吃一惊,“前大理寺正卿,万历二年病逝的胡公是吴汝忠的。表侄?”
张居正点点头:“没错了。吴承恩名声不显,但他跟江苏士林关系渊源很深。他出任江苏布政使,应该是有人举荐,皇上点头了。
三省,你知道皇上为何要让他出任江苏藩台?”
曾省吾绞尽脑汁,猛然想到此前听老师说皇上要用太常寺正卿蔡茂春为江苏巡抚。
“老师,是不是跟蔡太常外放为江苏巡抚有关?”
张居正欣慰地点点头,“对,事情要连在一起看。江苏,江苏,三吴之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张居正捋着胡须,长叹一口气。
“万历元年,江南三大案,剪除了多少世家名士。后来张四维以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身份,坐镇苏州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