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鲤一通锅碗瓢盆折腾,将补汤炖上,便在营地中搜寻。
寻得好些矿工们的金盘金碗和武器。
她眼珠子一转,点灯招来小信使。
一夜不眠,像是小蚂蚁一样,将这些黄金全送回了自己家中。
有了两块昆仑镜碎片后,小信使来去穿梭更加自由。
并且能携带的重量也增加了一点。
往返几次,分批将这些黄金整齐码放在赵鲤房中。
帐里帐外,大家各自忙碌。
没过多久,地祖奶奶熟悉的痛苦呻吟响起。
哪怕第二次听,赵鲤依旧生了一身鸡皮疙瘩。
作为家属陪伴的郑连,消瘦脸上一阵青白,狠狠咽了口唾沫。
又过了一阵,帐帘一掀。
浓郁的血腥味弥散,裹着一层微黄粘液的李庆,被郑连和朱四五联手抬出至另一处等待清醒。
郑连心理素质较赵鲤要差上一点,出了帐子数次深呼吸调整未果。
将李庆送到后,他出了帐子朝赵鲤一拱手,便疾步绕至远处呕出苦胆水。
赵鲤能理解他的心情,她起身进帐中。
便见地祖奶奶皮子绷开,摊在草席上。
那模样,赵鲤也有一瞬间胆寒。
不过她调整心态速度很快,迅速摆正态度,自去打了烧的热水,来帮地祖奶奶擦身照料。
清晨,地祖奶奶痛苦的呻吟才停。
撑开的皮一点点向内收缩。
见她神志逐渐清醒,赵鲤还记得她上一次吃蝙蝠汤补充气力的场景。
忙起身到营火旁,将那锅熬了一夜的老母鸡汤端来。
地祖奶奶头一回被小棉袄这般细心伺候,心中感动。
待她喝尽了汤,门口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在郑连的搀扶下,李庆走进帐中。
他面白如纸还站立不了,但神志清醒,在地祖奶奶面前恭敬三拜九叩。
……
经随队医士诊治,自幼困扰李庆的咳疾已痊愈。
只是他这‘新生儿’还虚弱得很,需得好生疗养一阵。
如此状况下,随赵鲤离开的队伍中,增加了一个躺在担架上的李庆。
从桃源境返程时,走的还是水路。
有阿润探查,寻到了另一条更便捷通向运河的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