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钢铁火药和施法者百科 > 第257章 学校(第4页)

第257章 学校(第4页)

新迁移到这里的农民正极度需求农具,铁器供不应求。铁匠波尔坦抓住时机,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有了钱,就开始有追求。为获取更上等的矿石,铁匠波尔坦带人凿斜井入山体两百步,再向两侧延伸工作面。

这里的矿脉被夹在石英层中间,开采难度更大。

但是比起赫德人的竖井、提篮、以奴隶为主要劳动力的开采方式,老铁匠波尔坦的时代采矿效率却大大提升。

锻炉乡变得繁荣兴盛,铁峰郡甚至在向临郡出口铁器。

之后的风向又生一些变化——经过数年的磋商和辩论,塞纳斯联盟正式宣告成立。

诸共和国彼此降低关税,开始更加广泛地通商。促进商业繁荣,这对诸共和国而言是好事,对锻炉乡和铁匠波尔坦却是坏事。

钢堡出产的廉价铁器和条型铁料经水运进帕拉图,把还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的帕拉图铁匠打得溃不成军,迅占领了帕拉图的铁器市场。

老铁匠波尔坦就是“溃不成军者”之一。

再后来就是温特斯看到的模样——帕拉图铁匠几乎没人再冶铁,都买现成的钢堡条铁;也没人再锻剑,都买现成的剑条。

这对于联盟整体而言可能是好事,但对如今的温特斯而言却是坏事,天大的坏事。

他要改变这种现象。

……

温特斯已经派人去探明矿道情况,同时他命令绍沙和卡洛斯小规模开采矿石,准备试作高炉。

一次性就能让被废弃铁峰矿恢复运作是不可能的,但凿出几百公斤矿石拿来试作难度不大。

因为“采矿”这件事本身,上千年来都没有生什么飞跃式的进步。

千百年前奴隶和今天的矿工都是扛着凿子、锤子下井,凭一双胳膊“叮叮当当”地凿。无非是铜凿子变成铁凿子,铁凿子变成钢凿子罢了。

据老铁匠波尔坦说,还有一种先用火烧、再用水浇的“裂解法”。但是在通风不畅的矿井里,这种干法经常弄出人命,所以很少有矿主会用。

温特斯最后来到梅森面前:“学长,热沃丹就拜托给您了。”

胡安沉迷打猎、安德烈沉迷遛马、莫里茨中校沉迷酒精,巴德不在、温特斯一走,热沃丹城内可靠的决策者只剩下“理查德·梅森军事保民官”。

“放心吧。”梅森无奈苦笑:“不会出什么事的。”

其实梅森学长最近也沉迷于他的新炮车和铸炮计划。不过学长责任心强,而且很好说话,不像另外三人那样说撒手不管,就真撒手不管。

温特斯无言向学长抬手敬礼——军事决议会一共六个人,三个人不干活,剩下三个人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梅森庄严抬手回礼——但他脑子里想得还是他的新炮车。

“如果车轴足够结实。”梅森的思绪已经飘到很远的地方:“或许没有减震的结构也能行?”

简单的告别之后,温特斯踩镫上马,最后向几人颔致意。

安娜捧着酒杯走到温特斯马前,送上临行前的马镫酒。

一饮而尽,温特斯扬鞭启程。

[革新者本身很难意识到他在“革新”,因为对他而言,他只是在改良现有的东西。例如瓦特和改良版蒸汽机,蒸汽机的雏形在瓦特之前就有,他也没有“这东西造出来我就能改天换地”的想法。推动瓦特的是一种对于金钱、名望的需求,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是当时对于原动机的需求]

[有需求才有改良,而很多现代看来仿佛是“一蹴而就”的东西,它的历史远比人们想象的悠久。《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是不错的论据]

[革新既是灵感迸的尤里卡,革新也是有脉络、有规律、一步一步地展过程]

[在罗马共和国晚期,高卢行省的记载里有一位百夫长就被称为“再来一根”,因为他每次打断一根葡萄藤手杖,就会再拿一根新的接着打……不过从上下文来看,军团士兵们对于这位再来一根百夫长倒是很尊敬]

[感谢书友们的收藏、阅读、订阅、推荐票、月票、打赏和评论]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