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积极成为了一种常态,就连死亡都不能让人丧失希望。
他?想,若是三吴也能像京口这般,不,若是整个江左都能像京口这般,那该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
生?活在?那样?一个世界里?的人,会是多么地幸福;而那般的一个王朝,又会是多么的强大有力呀!
第二日?,郗归接见了顾信。
这是一场真正的久别重逢,其?中不仅有着物是人非的伤感,更有旧貌换新颜的慨叹。
当二人谈起未来对于顾信的安排时,郗归问他?:“我们所期盼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道?又要造就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这叩问令顾信再次审视地看向自己的内心。
他?自小便厌恶世族的贪婪,想要还?天?下百姓一个清明政治,可何?谓清明呢?
他?所畅想的清明,会与这位异军突起的女郎所设想的一致吗?
短暂的踌躇之后,顾信坚定地答道:“信昨日?抵徐,观京口上下,知女郎所谓令行禁止,诚不诬也。”
“先贤有言:‘夫凡国博君尊者,未尝非法重而可以至乎令行禁止于天?下者也。’1”
“严刑峻法,赏罚分明,乃是一郡、一州乃至一国立身的根本。唯有如此,方能做到令行禁止。”
“某以为,最?好的世道,便是任数不任人。人人皆以法度作为行事准则,任何?人的私心、利益与智慧,都不能凌驾于法度之上。如此,则令行禁止,不待刑赏而民从事矣。”
对于这样?的答案,郗归并不意外。
顾信信奉法家,奉《韩非》为圭臬,向来渴望一个法度明晰、刑赏分明的世界。
可这样?一个世界,在?江左,却是不易实现的。
她郑重地看向顾信:“这是一个极好的理想,可若要实现它,却分外不易。”
“但京口已经实现了,甚至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顾信激动地说道,白皙的脸颊上浮现潮红,“我要让更多的地方如京口一般,要让明晰的法度深深刻进每个人的心里?。”
“可若要做到这些,凭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郗归尖锐地指出了这个事实,令顾信的慷慨陈词出现一瞬间的卡壳。
但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诚恳地说道:“我相信女郎也会欢迎这样?的一个世界,我请求您的帮助,我愿为您效劳。”
顾信真诚的眼神令郗归动容,但她仍是叹道:“可这并非一件易事。昔年?商君锐意改革,行严刑峻法之制,可却被诬为谋反以至于,车裂至死。”
“我无惧于此!”顾信斩钉截铁地说道,“大丈夫行于世间,何?惧一死?为了实现心中的抱负,我甘愿奋斗至死!”
“你?的勇气?令我钦佩,然而,商君去世之前,秦国已然完成了改革,是以其?人虽死,而新法不改。可若大业未成,新法未立,你?便死在?了实现理想的路上,那这想象中的法制清明的世界,又该由谁来实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