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午夜凶铃》映的时间是在晚上,众人得以拥有充足的时间,吃过晚饭后,再去影院。
放眼望去,售票处和检票口排着长长的购票队伍,场面蔚为壮观。
方言并没有提前买预售票,腰缠万贯的他直接找到票贩子:
“哥们,“都什么价儿啊?”
“那得看您要什么位置的票!”
青年咧着嘴,露出一排大门牙,“您瞧瞧,这座位的位置不一样,价格自然也不一样,前面几排的票,1o块钱一张,后排的就便宜了,5块,3块,2块……”
方言轻笑道:“你这也黑了点,《午夜凶铃》的票才几毛钱,到你这儿就成2块了。”
“嘿呦,这可是《午夜凶铃》的票!午夜凶铃晓得伐!”
“你瞧瞧检票口那队伍,全都是冲着《午夜凶铃》来的,你不买,有的是人要买!”
听着青年嘴上没个把门,大吹特自己,方言笑而不语,难怪都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青年夸夸其谈道:“您说说,就这样的作家、这样的作品,我一张票才要您两块钱,贵吗?”
“不贵!”
方言强忍笑意,点了点头,“如果换成我是你,我估计敢卖5块钱。”
青年满心欢喜道:“那您来两张?”
“两张怎么够。”
方言买了8张电影票,然后和徐客等人走进电影院,排队等着检票。
余光里,不经意地注意到墙壁上贴着的手绘《午夜凶铃》的海报,下意识地来了句:
“这里应该再加上一句‘胆小者勿看’之类的话。”
“为什么呢?”
龚樰眨了眨眼。
“因为逆反心理。”
施南笙解释说,就像禁片禁书一样,官方越是禁止,销量越是高涨,同样地越是暗示观众们胆小勿看,就越激起观众的观看欲,想要见识见识到底有多么恐怖,或者想试一试自己的胆量。
“专业!”
方言啧啧称赞,直夸她的商业头脑。
“过奖了,不过我有一事不解。”
施南笙想不明白,《午夜凶铃》明明是科幻恐怖小说,为什么会被改编成纯粹的恐怖电影?
灵境、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那么多奇思妙想的科幻概念,说不要就不要,未免太奢侈了吧!
“这是我们考虑到技术、成本等方方面面以后得出的结果。”
方言摆了摆手,国营电影厂连娱乐片的理念都还没有搞懂,就不要妄图拍科幻片了。
要不然,成不了《流浪地球》,倒成了把科幻电影的大门给关上的《上海堡垒》,就闹笑话了。
“拍《午夜凶铃》的那位导演,我听说是《那山那人那狗》的摄影?”
徐客对章艺谋有着浓浓的兴趣,特别是那一手画面和色彩的绝活。
“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