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张大厨抢答:“这面条的份量每上涨一两,价钱就涨一毛,是不是这个意思?”
徐婉宁笑笑:“三两的定价在八角和七角,没有再高了。也就是说,三两不够的,面条免费加。”
闻言,三位大厨面面相觑。
这年头,本来能吃饱饭的人家就不多,基本上一个成年女人都能吃二三两了,能吃超过三两的大有人在。
“要是人人都吃四五两,咱们岂不是亏死了?”
“非也非也。”徐婉宁神秘一笑,却不打算跟三位大厨说说清个中缘由:“总之,你们按照我说的来做就行。”
张大厨只好闭嘴。
老板的意思,岂是他一个厨子能左右的?
只要他能按时领工资就可以了。
“至于炒菜,素的定价一律八毛,荤的在一块二到一块五之间。米饭按人头算,一个人收一毛钱,无限量供应。”
“无限量供应?只需要一毛钱?”
“对,没错。但必须得点至少一道菜,荤素不限。”
也就是说,一个人只用出最少九毛钱,就能吃到饱。
两个人也只用一块钱!
这买卖可不得亏死啊!
这徐老板,到底知不知道如何正确做生意?
徐婉宁又怎会不知道这三位大厨心中所想呢?
但她并不在意就是了。
她的酒楼,赚钱是一方面,但目前更重要的,还是赚口碑。
她有随身的空间,里面装满了物资,且还是无限量续货的那种。
所以米面她根本就不缺,这对于她来说,并不算成本。
但以她的定价,也不会赚大钱就是了。
不过没关系,炒菜和面条的受众,本来就是周边那些家庭条件不算太好的街坊邻居,或者说周边大学想要打牙祭改善生活的大学生。
她少赚一点,让大家能吃一顿饱饭,也算做善事吧?
她虽然大钱没有,但目前来看也不缺钱花,,积善行德还是很有必要的。
“徐老板,这面条和米饭是两掺还是三掺啊?”
张大厨的一个问题,将徐婉宁给问住了。
她本来计划的是白米饭和白面条。
她潜意识里以为自己还生活在不缺吃喝的后世。
但她显然忘了,这里是人均吃不饱饭的七十年代啊!
要是她真无限量供应米面,只怕她的爱人和家人,很快就要被组织带走接受调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