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清楚维持殖民地运转的舰船燃料,和生产这些原材料的工业设备对他的将来会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如果将来他选择的殖民地有气态巨行星,结果缺少昂贵的工业设施导致不能开。
或是开的进度被拖慢,又或者说为了开这个气态巨行星导致其他方面的展遭到了影响,那就是纯纯血亏的事情。
陈明可没那么大的能力在开建设殖民地的初期就快赚到一套能在气态巨行星上运行的工业设备。
他现在赚点自己开的飞船的钱没什么问题,亲自搞工业生产线那还是洗洗睡得了。
所以,不如干脆现在就准备起来。
至于准备的方式,那就不得不提起跃迁引擎的强大之处了。
安装在至少巡洋舰或者级别更高的舰船上的跃迁引擎可以与周围其他的搭载了普通引擎的护卫或驱逐级飞船进行共振。
达成同时跃迁的效果。
而这个效果影响的只是被引擎推动的那样物品,无论这样东西是飞船还是其他什么东西。
当然前提在于跃迁共振将要一起跃迁走的总质量不大于启动跃迁引擎的那艘舰船,以及引擎与它推动的东西的推重比过了2o。
这是一个飞船单位质量能产生多少推力的数据,越大,那么飞船能达到的加度也就越大。
只有过了这个限度的飞船才能随着跃迁引擎一起共振。
只是目前所有的飞船推重比都已经过了2o,所以飞船方面基本上不用看,都能共振跃迁。
但安装在殖民地工业设备上的引擎不同,这些东西上很容易出现推重比不够,或是质量过大的情况。
所以在陈明有这方面想法的时候,必须得考虑清楚这些问题。
怎么解决推重比?怎么解决殖民地的质量问题?
前面这个问题解决的办法都是不难,因为气态巨行星的殖民地本身就为了漂浮在表面上就已经安装过许多引擎
虽然推重比可能还不太够,但陈明完全可以额外安装更多的引擎。
不需要考虑合不合理,只需要考虑推重比达不达标。
至于整个殖民地的质量过了一半巡洋舰的质量问题。
这个其实也有办法解决。
先就是多台跃迁引擎一起启动可以有损耗地叠加跃迁引擎的效果,也就是承担更加大的质量。
陈明在之后应该至少能控制两艘余辉巡洋舰,两艘叠加在一起,那殖民地质量方面的缺口就能补上很大一部分。
其次,辉煌知道这个气态巨行星的殖民地的不同部分的价值和作用。
陈明完全可以根据辉煌的指示,拆解掉殖民地上可以临时缺损或是便宜的部件,降低总体质量。
在跃迁后再想办法补上。
陈明虽然改装需要掌握技术,但对缺损部位的维修可没有这个限制。
哪怕多拆一些,只要最后材料是齐的,陈明就能直接修复回来。
当然陈明这一整个想法的前提就是辉煌配合伽马Z控制整个星系。
后面的关于气态巨行星殖民地的计划安排只是陈明脑子里一不留神多延伸出来的一些想法。
陈明赶紧收了收散的思维,开始正经地考虑起他要做的事情。
在考虑的途中,陈明先是在心底反问了自己几个问题。
他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最急需做的是什么?还有他一直以来的目的又是什么?
我了个作品相关记录了到目前为止出现过的所有的船,可以去看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