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在学习之余研究的对象。
陈明的想法是按照他目前的舰队缺少的能力来进行研究。
而说起舰队缺少的能力,陈明第一时间就想起了他的飞船武器的终结能力。
不过这一点在他有了暴雨级之后已经得到了解决。
暴雨的终结者无人机在普通过载的情况下足以一击毁一艘骡子。
那极限过载击毁护卫舰绝对是洒洒水的事情。
所以陈明就把目光转向了飞船上其他的重要设备。
比如辐能系统。
单陈明的几艘飞船的整体辐能系统其实也还行。
有斗士改和暴雨两艘子科技的船拉高了辐能的平均值。
所以陈明目前舰队实力方面最弱的就两个,舰队数量还有舰船护盾。
前者目前陈明只能慢慢靠打劫海盗赚钱来买飞船。
不过后者现在正是陈明最好的目标。
原因就在于,飞船用的护盾其实到今天都没有一个通用的最佳的设计。
因为护盾在设计上需要考虑的地方太多了。
护盾强度、护盾效率、护盾展开度、护盾展开角度、维持护盾辐能消耗、护盾能级防护指数,这里面还包括三种主要武器的防护指数,实弹、能量,还有导弹的爆炸。
另外还包括护盾被击破后的恢复时间,护盾立场的协调波动会不会对其他飞船造成影响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在设计护盾的时候,人类帝国内部到现在也没有一个足够通用的模版。
不同的护盾有不同的效果,不同的飞船又有不同的需求。
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势力,甚至是不同部门的军队,很多时候都在使用不同的护盾。
虽然最终实现的效果看起来差不多,效果除了军方的船也大差不差,但护盾的具体维持和运行方式都是有相当的区别的。
而陈明手头上的几艘船,特别是那辆艘百夫长的护盾根本没眼看。
虽然百夫长的装甲性能确实很好,但护盾总归不能是个摆设。
所以陈明觉得想办法弄个他需要的护盾出来,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毕竟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
而且因为陈明能力的关系,他完全可以尝试很多激进的护盾设计方法。
许多有价值但是因为风险而废弃的护盾设计的方案,陈明在公司学习的时候可知道不少。
哪怕根据这些废案来的设计再有问题,只要效果够好,陈明就敢直接靠着修复能力强行顶上去用。
只要别直接炸,能靠着维修能力硬撑过一场战斗。
那这些东西对陈明来说就是一个足够的成果。
而且陈明在更往前的时候还读过很多相关论文,论文里的可不只有这些废弃的设计。
还有许多有着切实价值的,明显真的能够进行的方案。
陈明现在在余辉这里也不用在意版权什么的,想起来那就去做就完事了。
除了这些别人的思路,陈明的脑子里也有很多想法。
他在大学时候的毕业论文设计就是飞船护盾方面的。
标题是《单层护盾内区分多层微差异护盾振幅频率的可行性研究》。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其实陈明也不是一定要顺着其他人的思路设计飞船,像是那种护盾有多个指标的原因而选择综合能力更强的护盾的设计思路。
陈明根本没必要遵守。
他完全可以设计多个类型的护盾,用于应对不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