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建造其他的建筑设施一样,工棚被围的非常严实,无论是从侧面,还是从上面都无法看到里面的情况。
而且工棚的一部分十分高耸,看起来得将近五六十米高。
胡江山明白,那就是火箭射架了。
射架的规模和高度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可射载具的大小。
五六十米的射架,最高也就可以射中型火箭飞行器,这也符合初级太空射场的设定。
而且胡江山也注意到了,在不远处还有一座工棚,是细长的铺在路面上的,高度比较矮,应该是跑道了。
初级太空射场还设有跑道,这样的设计胡江山都很意外,不过胡江山仔细研究了功能以后,觉得这种设计也非常绝妙。
虽然射架只可以射中型规模的火箭,但是有了跑道就意味着可以降落飞行器,比如说航天飞机。
这可是高大上的玩意儿。
在前面几十年,只有灯塔国有过航天飞机,而且还是垂直射,只能在跑道降落。
之所以说是有过,是因为灯塔国的航天飞机项目已经废除了。
现在没有了,但是不意味着未来不会有这样的飞行器。
距离太空射场建成还有十几天的时间,胡建山琢磨着,等建成以后,要不要还要走一下测试的流程?
在射架上射点儿什么东西试一试。
但是火箭这玩意儿也不是随便谁都能造的。
最核心的火箭动机需要很长时间进行研和数据测试。
就算是胡江山这样的专家级人物,不耗点功夫也是造不出来的。
至于材料和工具,胡江山倒是可以解决。
只要利用将军岛上的特种工具设计和制造设施,就可以将需要的东西搞出来。
如果觉得麻烦,也可以在腾龙岛再建一座特种工具设施。
胡江山思索了片刻,觉得还是有必要设计一款试验型火箭。
火箭射场建成以后,如果没有做过射测试,怎么证明射场的各方面功能正常,是强是弱?
没有数据怎么去跟航天公司谈合作?
一定要有成功射的记录才可以。
还有时间,慢慢慢来吧。
胡江山在岛上转了一圈,又开着电瓶通勤车从坡上下来。
此时正好看到不远处人不少,是剧组正在搭棚子,做拍摄的准备工作。
说实在,在野外拍戏还是非常麻烦的,需要准备很多东西。
搭临时休息的天幕棚子那是小事儿,还有很多事儿级麻烦。
比如说有些镜头需要用到轨道摄像机,那就需要先搭建轨道。
场景内一些特殊含义的道具,也需要提前准备和摆放。
如果是拍古装剧或者动作剧的话,很可能还需要威亚,那就更麻烦了,如果搞不好,甚至会出现安全问题。
好在王秋明搞的这部电影,是现代背景的故事片,省了不少事儿,但是准备的东西还是很多,保守估计需要搞大半天才能做好开拍的准备。
虽然剧组里有执行导演,也有场务,王秋明还是忙得不可开交,在那儿各种指挥,各种扯着嗓子,胡江山也没有打扰他。
陈一菲坐在旁边,正在看剧本,时不时的跟李俊峰交流一句。
两人是男女主角,自然要对一对台词了。
李俊峰看起来挺斯文的,确实看不出有什么不良行为。其实胡江山也没资格说别人,他自己就干过不少,不过是在重生之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