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买活御井烹香最新章节 > 第413章 南洋的未来(第2页)

第413章 南洋的未来(第2页)

“归根到底,这是个数学问题,”统计专员王冲说,他同时也是南洋统计小组的负责人,许多和开发南洋有关的数学问题——尤其是物资运输方面的东西,都由王冲带领手下的干事进行计算,鸡笼岛、云县调派装运。“罐头帮助的是运输,它不能帮助生产和消费,我从吕宋的华人这里得到消息,阿卡普尔科和美尼勒城的贸易是单艘船进行的——两年往返一次,载重三的大帆船,这是马德里的命令,因为从亚洲过去的货物过多,会阻碍到欧洲货物在南美的销售。”

这说明,南美的消费市场非常狭小,当生产的产品不会变多,市场也没有变大时,昂贵的罐头并不会立刻扩大船运的规模,它只会让达官贵人在船上的日子过得更体面一些。大家便若有所思地点起头来了,谢双瑶说,“卖点罐头问题应该是不大的,西洋人还不至于缺铁到要熔炼马口铁的地步,技术的扩散基本上是无法制止的,要做的是在扩散前攫取利润,帮我们摊薄研发的成本。”

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这个决策,有许许多多的人,许许多多的地方会因此发生相应的改变,譬如说,此后买活军的刑徒,又多了一个发配海外的去处,而对本地土人的开化也会增加矿产有关的内容,会有许多人被高薪吸引,来到吕宋建设铁厂,还有不少田师傅也会到吕宋这里,收下本地土人作为徒弟,发下菜种,教他们沤肥种菜——

当然,随着罐头业的发展,最终买活军的船队也能因此受益,总有一天,罐头将会成为他们日常饮食的一部分,而不是现在的奢侈品。不过,买活军的高层是不会就此满足的,自从登上岛船之后,现在许多人的愿望已经从‘罐头随便吃’,变成了‘淡水随便喝’,他们最大的梦想则是在海上也能洗澡,到了炎热的地方,还能和现在一样,开起清凉至极的‘空调’法宝。

“农业是根本,农业一定,之后的配套小工业就很好布局了。”南洋工业小组主任谢大方高兴地说,这个孤儿是买活军最早一个工程师楚大财的徒弟,最擅长新产业落地,主持建设了不少纺织厂、洗衣厂、龙门吊等等,他正在占城港主持兴建南洋第一个龙门吊。“有棉花我们就开纺织厂、梳棉厂,有蔗糖我们就开制糖厂,南洋的太阳这么好,海港这么多,雪花盐自产是完全可以办到的,只要把控了水泥粉和蒸汽机,我们不必担心核心技术外泄,可以放心地在本地设厂。”

“那些土人也根本没法偷学啊,想要偷学至少得开化,得先学会算数……”

“配合扫盲、开化、文宣,可以在土人中制造出对雪花盐糖、纺织物和娱乐品的消费需求——庞大的市场啊!”

“南洋反哺给老华夏的是廉价的蔗糖和油料,有了棕榈油,华夏的烹饪用油价格很快就会打下来,炸物会比以前要便宜得多了。馋鬼听了要开心啊!”

“纺织物也可以更便宜——我们一向困扰的是棉花的产地问题,这下几年后就不会是困扰了,不过要注意对华夏棉农的冲击啊……”

“确实是,跨境贸易带来副作用啊……”

规划一个全新的生产基地,这是一件很辛苦也很带劲的事,这个会开到半夜,大家都还在兴头上,一时半会似乎也没有结束的征兆,不免就有人询问谢双瑶,能否多待几天,等到大家都达成共识了再回鸡笼岛。“横竖华夏最近无事,多留几天应该也无妨吧?您只去了吕宋本岛一次,还没领略过美尼勒城的风光呢。”

“领略个……”屁啊,谢双瑶只想多享受点岛船的空调,不过,如果她动身返回鸡笼岛,岛船肯定也是要收起来的,哪怕在船上多住个几天确实也算是度假了——还能让郑地虎多玩玩无人机,制造点笑料……啊不,素材呢。

“如果是别的时间,多住几天其实问题也不大。”

但最终,谢双瑶还是遗憾地表示,会议必须争分夺秒地开完,因为她要尽快赶回鸡笼岛——“现在已经是华夏历1847年5月末了,京城很可能会有事故,我人不能离开基地太远,要预防应对一切变化。”

事故?什么事故?

人们面面相觑,不少人虽然政治能考高分,表面上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不信神佛,但这时候胳膊上的汗毛也已经站起来了:是什么样的大事,让六姐只是来南洋打个转,就一定要匆匆赶回华夏处理呢?

“呼!人在南洋,真的是一刻离不开空调啊!”

仙摩托艇的打水声逐渐减小,谢双瑶顺着绳梯往上爬了一段,这才抓住铁做的扶梯往上攀爬,从船脚爬到甲板,哪怕是身手再好也得要给七八分钟的——这种集装箱船高四十米,按照两米五一层的话,这都是十几层楼的高度了,基本上它就不是给人设计从甲板上船的,在船身上有设计好的出入口,只是从那边出去的话,下方没有铁梯,完全靠绳梯更不稳当而已。

刚乘着摩托艇驰骋得来的清凉,一转眼就被爬梯子的汗水驱走,谢双瑶一边爬一边吐槽,“哪有神使爬楼梯的,不都该是飞上去吗!”

说起来,能吊人的无人机她也不是没有,只是谢双瑶并不信任操作员罢了,再说,她要避免宣传迷信,而不是整什么肉身飞行的梗。一行人先后翻上甲板,都是一身的大汗,均是迫不及待地冲进了船舱,享受着28度空调风的清凉——这就是仙界的‘寒暑不侵’啊,如果从未吹过空调也就算了,多少总能适应南洋的天气,可正因为在岛船上能吹到如此的凉风,走出室外时,便感到这天气是多么的难以忍受了。

“就这,还是小冰河时期普遍降温后的体感温度?”

谢二哥热得已经有点神志不清了,北方的汉子在南洋普遍不是那么适应,这要不是买活军的医药和罐头都能跟上,估计舰队里真得病倒一大批人。

“是啊,其实降温的效果已经很明显地体现出来了——你们这次在岸上,没有怎么遇到虫瘴吧?”

“虫瘴是什么?”很多北方人好奇地问。

“就是远看像黑雾,近看全是小虫子的东西,这种虫群咬人的话,一晚上能把一头水牛活活咬死。”谢双瑶随口说,“秦汉时认为南方是水乡泽国,瘴疠之地,就是因为江南全是沼泽,沼泽里这种虫子很多,你就想想吧,都是这种虫子的地方还怎么搞开发。”

气候对于政治的影响,在时代的角度就能宏观地体现出来了,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南方变得越来越适合住人,现在就连南洋的瘴疠也逐渐减少,使得南洋初步拥有了被开发的可能。郑地虎、黄小翠、金逢春、李国芝、连豪生等将官逐一走进会议室,个个都对空调感激涕零,开玩笑地问,“六姐,多少政审分能换一台空调?”

“就算空调能兑换,也得先得有柴油、发电机才行。”

谢双瑶自己都很难享受这玩意儿,岛船上开空调,纯粹是因为铁皮船不开空调是没法住人的,连办公都是问题,而且各种机房也需要空调降温。她制止了大家不切实际的幻想,“想要发电机,那就要有机床,还要有橡胶——”

“吕宋就可以大量部署橡胶!”

跟随舰队,在南洋考察了整整一年的金逢春非常积极地说,大家的干劲一下就被鼓舞起来了。“实际上吕宋距离壕镜和鸡笼岛简直太近了!这里又有这么多苏丹国,起码是初步完成组织化了,不管我们打算采用什么领土策略,都可以配合政策让他们帮我们种橡胶。”

“吕宋岛的华人还是经商居多,务农的很少,毕竟美尼勒城是弗朗机人的私产,他们之前没有太大的动机发展吕宋的主粮农业,还是满足于贸易中转、黄金开采和香料、红木、宝石的买卖。”

是的,吕宋有金矿,这一点大概是它在历史上一直遭到觊觎的原因之一。不过,买活军对于黄金的重视要远低于其余政权,因为他们的货币可以说是工业品和粮食本位,黄金这种不能吃不能喝的东西,在买活军的经济体系中并不是特别重要。对买活军来说,吕宋最大的好处就是距离本土近,而且岛屿面积大,气候条件好,还有已经开采的各种矿产,采矿、橡胶林、蔗糖、水稻,前景都相当的好。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