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场戏是连着拍的,情绪如何拿捏到位是孟开颜需要考虑的事。
开心,低落,不服。。。。。。
造型师来给她改发型的时候孟开颜就不停地琢磨。
想要把这几场戏彻底区分开,就得明确这几场戏的行动方向。
第一场戏已经结束,第二场戏是奶奶请她和表姐帮忙买本书,行动方向就是买书。
她这时应当是茫然不解的,不解奶奶都生病住院了为什么还要看书。
直到表姐将书找到,她才明白奶奶买的书不是给自己看,是给她们看,书名叫《与自己和解》。
孟开颜读剧本的时候还真去搜过这本书,也下单了,奈何她买的书有点多,这本书应该还没有拆封。
至于第三场戏,比较情绪化,女主匆匆进来买书,买完又匆匆走。
这段戏主要高潮在后面,所以她前期的情绪只是高潮的铺垫。
铺垫还得自然而然地铺,因为她还不知道后面会碰到徐嘉。
在拍《渡湘江》的时候田芝芝跟她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你不能把自己当成女主角。
项明瑶没有上帝视角,陶乐真也没有,一旦她们“觉醒”上帝视角她们就会变味了。
这里亦如此,每次的表演得当做不知道剧本后续去表演。对于陶乐真而言,她在书店里时只是单纯的不服气。
搞清楚后,孟开颜思绪豁然开朗,有种解完一道数学题的满足感。
等再演时那种畅通无阻,一气呵成的表演把柳琳都给震惊到。
柳琳:“这么丝滑的吗,都不需要时间过渡过渡情绪?”
孟开颜摆摆手:“不用。”只要紧抓行动方向,再把情绪分析准确,一般来说是不会出现什么大差错。
但确实也掏空她的力气,坐在椅子上动都不想动。
傍晚五点,拍摄结束。
难得的早收工,连火红的晚霞还在天边铺着,竟然就收工了。
孟开颜被吓得跑过去问柳琳:“导演,真的不拍了?”
柳琳正在回看孟开颜的戏,笑问:“开颜你是不是第一次遇到这么早下班的剧组。”
孟开颜仔细想想,“嗯嗯”点头。除非前一天熬大夜,或者过早起来拍摄。
“难怪,我就觉得你身上的劲儿跟牛一样使不完,原来是其他剧组里练出来的。”柳琳恍然大悟。如今流量明星里很少能看到孟开颜这种吃苦耐劳型的明星了。
等戏必上房车,不愿意熬夜早起,一人十多个替身,剧组一旦赶工就得叫不停,甚至让团队出面交涉。。。。。。这种艺人多了去了,居然遇到个相对比较质朴的,柳琳竟然有点感动。
柳琳:“咱们剧组资金充沛,时间也够,不需要每天熬夜。”
监制和制片人不爽也没用,能在规定的日期拍完熬什么?谁的命也都是命。
再说,她没那个本事,过长的工作时间会使她注意力大大降低,根本拍不出好效果。这大概也是她入行这么多年还是混得如此差的原因。
这个执行导演非常不错,把她的意思执行得很彻底,柳琳想着下次还要跟她合作。
孟开颜爽得“耶”了声:“真好,我之前只要进组就得做好熬夜的打算。”不过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她时间有限,剧组必须让她在短时间内拍完所有的戏份。
柳琳:“我记得你之前多在陈曼和陈榆导演手下拍?”
孟开颜两手比个“二”:“yes,我和陈曼导演合作过两部电视剧,和陈榆导演合作过两部电影。
柳琳点头,若有所思。
看来以后得从这俩导演合作过的演员里选人,双手下无弱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