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说,众人都是笑了起来。
见几人言谈说笑,气氛喧闹,贾母也笑了笑,只是语带叮嘱之意道:“云丫头,打仗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你还小,不知道里面的厉害,如是磕着碰着,以后可是没法嫁人的。”
说来,她们史家也算是武勋之家。
湘云应了一声,也不好再说,那位咸宁公主也去打仗了,也没见怎么回事儿。
而就在几人议论着时,忽,一个管事嬷嬷面带喜色地从外而来,说道:“老太太,老爷下朝回来了。”
此言一出,荣庆堂中众人都是看向外间,面色见着疑惑。
暗道,老爷午时也不大回来,都是陪着同僚去吃酒,今个儿怎么下了朝过来?
贾母想了想,轻笑道:“这都晌午了,也该过来了。”
王夫人敛去脸上寡淡的笑意,轻声道:“老太太安坐,我去迎迎。”
然而,未等王夫人起身相迎,只见贾政绕过一扇琉璃屏风,从外间大步而来,立定身形,头戴乌纱帽,身上四品绯色官袍,仍未换去。
王夫人目光在官袍上的云雁补子停留了会儿,心头生出一股欣然同时,暗暗叹了一口气。
这几天,她拐着弯儿问着老爷,关于请封四品诰命夫人的事儿,可听老爷说,还要等几个月向礼部统一呈报,然后等宫里诰封,这可真是……等的人心急火燎的。
贾政在众人目光注视中,朝着贾母恭恭敬敬行了一礼:“母亲。”
看着服绯色官袍的贾政,贾母点了点头,笑道:“政儿,这是下朝回来了。”
瞧见贾政脸上的喜色,心头一奇,不由问道:“政儿,今个儿看着怎么这般高兴?”
此言一出,荣庆堂中众人都看向贾政,果见其面色红润,眉梢带着喜色,众人心头多是称奇。
因为贾政在小辈面前,素来庄重、威严,如今日这般喜形于色,颇为罕见。
“母亲,刚刚朝会,据宫里圣上说,子钰领着京营在河南大获全胜,今天飞鸽传书来报,子钰先后光复了开封府、汝宁府,官军歼灭贼寇不知其数,并一体擒拿了这次谋叛造反的相关匪首寇枭,河南局势大定,子钰平叛大功告成了。”贾政面色振奋说着,心绪激荡不已,声音都有些微颤抖。
此言一出,荣庆堂顿时陷入短暂的安静,继而恍若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掀起了轩然大波,又如一股喜气洋洋的春风吹进了厅堂,让人熏染欲醉。
贾珩领兵光复了开封府和汝宁府?
这是打了个大胜仗?
“好,好。”贾母怔了片刻,连道了几个好字,苍老声音中带着雀跃和惊喜,都道:“我就说,珩哥儿在外面许久没有消息,定是在打仗,不想转眼,就传来喜讯。”
薛姨妈笑意满面,附和说道:“老太太这般一说,还真是,我瞧着自打珩哥儿领兵出征以后,这好信儿就没停着。”
此刻,凤姐不在此地,薛姨妈作为客人,自然接过了活跃气氛的暖场大旗。
其他人也都是面带喜色。
宝钗丰腻玉容见着欣然,只是因为担心被别人瞧出端倪,只能稍稍垂下螓首,以免现出异状,但芳心却被一股欢喜充斥着。
元春丰润、白腻的脸蛋儿,也见着欣喜之色流溢,美眸恍惚了下,似是倒映着那少年的面容轮廓。
珩弟他果然是天生的将种,领兵去了河南没多久,就迅速平定了叛乱。
王夫人面色淡淡,捏了捏手中的佛珠,将厅中众人的喜色收入眼底。
贾政在小几旁的梨花木制椅子上落座,手捻胡须,面带笑意说道:“母亲,乱局已定,子钰这次领兵,贵在胜的迅速,现在满朝文武都觉得稀罕,宫里圣上更是龙颜大悦。”
一些关于朝会上的“争辩”,于此欢庆气氛当中,就没必要详细去说。
“好,好。”贾母面带笑意,又是道了两个好字。
忽而,就有些想问,宫里有没有什么封赏,但转而就觉得这时候问这个,有点儿不太合适。
不过,想来这一次珩哥儿爵位还得往上动,原先是一等男,再往上是子爵,抑或是……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