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珩道:“你先在驿馆等候,等明日一早儿随本帅前往崇明沙的江南水师营寨。”
记得贾芸、贾菱、贾芹三人此刻都在江南水师,先前派往福州沿海剿灭海寇,也不知立功了没有。
而在前往西北的贾家小将当中,贾芳已经因功升迁至参将,而且挣下了一份轻车都尉的爵位。
而贾菖则从当初的千户升迁为游击将军,也有一份云骑尉的爵位。
韦彻这边儿拱手应是,也随后离了兵部部衙。
随着时间过去,各部的水师将校开始陆续回去领命。
见诸事停当,楚王目光热切地看向那少年,问道:“子钰,小王这边儿能够帮着大军做什么?”
贾珩笑了笑道:“王爷主要负责军需、粮秣以及军械供给,其他事务倒不用太过费心操持。”
楚王整容敛色,朗声道:“子钰放心,前线所需军需辎重,绝不会出岔子。”
“只是,粮秣和银项动用哪一处的?”楚王又问道。
贾珩道:“南京户部方面会有一批粮秣,此外,海关税务总司也会调拨一批银两,以支应战事。”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如果不是陈汉前些年抄家取财,加之海关输了一口血,这几场战事真的打不下来。
楚王点了点头,笑道:“如是这般,粮秣国帑自也就无后顾之忧了。”
待楚王以及北静王水溶离去,贾珩也与陈潇前往临近江南大营的一处营区,去见寄居在周围的葡人匠师。
自当初与葡萄牙驻濠镜总督布加路爵士商讨租借工人以后,葡人匠师大量前往神京,开始铸造红夷大炮以及相关弹药,待教会了军器监的匠师以后,一些葡人匠师思亲,虽得布加路爵士小女儿诺娜劝说,但最终还是迁移到金陵兵部军械局,帮着大汉军匠制造火铳枪弹。
马匹之上,陈潇一手扶着马辔,说道:“他们现在开始造了一些燧发枪,大概不久以后就会装备军中。”
贾珩道:“大约有多少支?”
“大概有五六百支吧,燧发枪不大好造。”
贾珩点了点头,然后与陈潇在一众锦衣府卫的扈从下,浩浩荡荡地前往位于钟山脚下的江南大营。
正值冬日,万物凋零,寒风呼啸,以砖木垒就的一座宽阔营寨内,手持长矛的军士成队来回走动,一派肃杀之状。
此刻,营区之内
江南大营的一众高阶将校,早早得了贾珩将来的消息,正在兵寨门口相迎,见得那浩浩荡荡的一行众人,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见过卫国公。”在场诸将校纷纷开口说道。
贾珩一手挽着马缰绳,身后暗红色大氅在寒风吹拂下猎猎作响,看向下方一众将校,说道:“诸位将军都起来罢。”
说着,翻身下马,将马缰绳丢给随行的扈从,而后在一众将校的簇拥下,众星捧月一般步入营盘之中。
“葡人匠师居住在何地?”贾珩问道。
其中一位将校开口道:“节帅,就在西南边儿。”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带本帅去看看。”
说话间,在江南大营将校引领下,来到葡人匠师居住的生活区域。
大概有着数百人,连同家眷近千人,已经在大汉居住了一年多,渐渐在钟山附近不远形成一座小镇。
原先在神京城,但因为西北太过寒冷,葡人匠师就至金陵,此地一到夏天,气候倒也暖和许多。
此刻,诺娜已经得知了贾珩过来的消息,这位濠镜澳督的女儿,在汉地生活了年许,也渐渐爱上了中国文化,此刻正在看两个汉人妇女在刺绣。
诺娜换上了一身汉人的袄裙,秀发也挽成飞云髻,只是配合着那张白腻如雪的脸蛋儿,给人以中西合璧,耳目一新之感。
诺娜柳叶细眉之下,蔚蓝如大海的眼眸,凝眸看向那浩浩荡荡而来的蟒服少年,那少年面容笑意和煦。
“卫国公阁下。”诺娜道。
贾珩笑道:“诺娜,咱们许久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