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细雨骑驴入剑门出自哪里 > 第475章 吴家旧事(第1页)

第475章 吴家旧事(第1页)

老黄是只狗。它原本住在庙王村,就是庙李镇往北,过了集市的那个村。庙王村里姓王的人家不少,但也有杂姓。其中有一户,姓吴。吴家之主是吴老头,是庙王村的外来户。早年间,吴老头家乡闹水灾,闹了水灾闹瘟灾,瘟灾过了来蝗灾,老天爷不给人活路。有道是,树挪死,人挪活。吴家村的村长是个瘦老头,拿着空烟杆子抽了半天,下了决心——全村一起去逃荒!年轻的吴老头和吴老爹,自然也在其中。逃荒路上,吴老头的爹没撑住,死在了半道。抹着眼泪埋了亲爹,吴老头一个人,跟着逃荒的大部队继续向前走。逃荒队伍要去并州。吴家村的村长听人说过,并州是薛王爷的地盘,薛王爷是个体恤百姓的好人。并州城人人安居乐业,夜不闭户。据说银钱掉在地上,都没人捡。这话,吴老头半信半疑。钱掉地上都没人捡?吹的吧,要是他,他肯定捡。虽是半信半疑,可吴老头心里,到底对并州生了向往。若是没出岔子,也许他会跟着村里的逃荒队伍,一口气走到并州。只可惜,天不遂人愿。走到庙王村时,吴老头倒下了。逃荒路上,吃不饱穿不暖,半大小子也没个人照顾,吴老头能撑到庙王村,已算是他体格不错。病来如山倒。矮矮壮壮的吴老头,被折腾得气若游丝。吴家村的村长也没了。剩下的村民,个个形如枯槁,自顾尚且不暇,哪还有精神,去照顾孤身一人的吴老头。逃荒队伍歇过脚,自顾自走了。将昏迷不醒的吴老头,扔在了庙王村外的野地里。等吴老头醒过来时,发现他躺在床上——他被庙王村的村长发现,将他救回了家。等吴老头病好后,就在庙王村落脚扎根。庙王村挺好的。四周荒地多,还有水,只要肯卖力气就饿不死人。更何况,他家还有个祖传手艺,传男不传女——煽猪和杀猪。靠着这门手艺,吴老头在庙王村及附近村子,很快便传出了名声。埋头苦干五六年,手里攒了些银钱,吴老头盖起了三间青砖大瓦房。盖了新屋,便有媒婆上门来说亲。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吴老头已二十多岁,早就该成亲。以前穷,没人看得上他。三间新屋一盖,自然有人瞄上了他。外来户算什么?没根基又怕什么?照他们说,吴老头没根基才好——家中无人,上无婆母下无妯娌,姑娘嫁过去,这日子过得才舒心。吹吹打打,吴老头娶了亲。新媳妇进门见喜,十月怀胎,生了个大胖小子,起名吴传根。隔了几年,媳妇又给他生了个闺女,闺名吴翠娘。儿女双全,有屋有手艺,吴老头觉得日子过得还算有盼头。只可惜,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吴老头的前媳妇,生了闺女后身子就不大好,病病歪歪。后来勉强又怀了一胎后,就没过去那个坎——生孩子时难产,媳妇和孩子都没了。吴老头一下子成了鳏夫,还带俩孩子。家中不能没女人。没长成的儿子和闺女,不能没人照管。吴老头起了续弦的念头。正儿八经再娶个黄花大闺女?他当然想。只可惜,庙王村日子过得还行,狠心卖闺女的人家还真没有。虽然吴老头有门手艺,日子过得还行,但吴老头年纪看过三旬,家中还有俩孩子——过门就当娘?是个年轻姑娘,都不乐意。吴老头只能退而求其次,托媒人帮他留意死了男人守了寡,想再走一步的寡妇。不过吴老头说得明白,只要寡妇娘,不要孩子。这意思就是,他能娶寡妇,但寡妇和前头男人生的孩子,要留给婆家。不能带到吴家。他不养。半个月后,媒婆来了,带来个人选。不是寡妇,是个相隔两个村,嫁了人后却多年无孕,被婆家休回娘家的可怜女子。“吴老哥,你别皱眉啊,你不是只要媳妇不要孩子?这如今有个不能生的,不正合你心意?”媒婆的话说得也直白。吴老头皱着眉。他虽不想要别人家的孩子,但再娶个媳妇,他还是想多生几个自己的骨肉。为啥他想娶个有子的寡妇?有子,就证明寡妇能生。只要能生,娶进门后,自然能给他多生几个孩子。可娶个不能生的岂不是白白拿粮食养着人?不划算,不划算。媒婆暗暗撇了个白眼。“嗨,这算啥?能生不能生,还说不准是谁的事呢。”见吴老头一脸诧异,媒婆压低声音——“慧娘先头嫁的人家,男人身子骨弱,别说下田干活,多走几步路都喘她那前婆婆肯定不能说自己儿子不行,把脏水都往慧娘头上泼”“吴老哥,你也是男人,你应当知道,男人身子骨不行,到底影不影响生孩子?”媒婆什么都敢问,倒把吴老头闹出个大红脸。见吴老头一脸赧然,媒婆话风一转,夸起了被休的女子。“唉,说起来慧娘她当姑娘时,也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好姑娘。”“只可惜,命不好。”“她前头嫁的男人就不说了,身子骨弱,人也不体贴,由着他娘搓磨儿媳慧娘在他家,里里外外的操持,没落下一句好。”“就因为没孩子,十年夫妻,还是被休回了娘家。”媒婆叹了一口气,“要我说啊,被休了也是好事在那家里,慧娘迟早没活路。”说得口干,媒婆捧起碗,一口气喝了半碗水。将碗又放回桌上,又是一声叹气。“只是,这女人嫁了人,娘家哪那么好回?”“家中兄弟娶了亲,各是一大家子她突然回去,嫂子弟媳都给她脸色看哎,爹娘也护不住她,只能让她再走一步。”“吴老哥,你人好,给慧娘一条活路吧。”:()细雨骑驴入玄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