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司的人姿态摆得很低,其实跟王大连一样,除了敬畏张老板的财力,更敬畏他的政治地位。
这么逆天的玩意儿,就这一个。
“顾司长。”
“喊我老顾就行。”
“你跟建刚老哥既然是老交情,那我也喊你一声老哥好了。”
“都行都行……”
副司长顾宁波压力其实不小,上头并没有给他压力,但是下面的高校都在叫唤,就算跟科技部无关的高校,那也是有串联沟通作用的。
比如像电池材料,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因为原先募集的经费渠道断了,有些在奥斯汀分校的华侨科学家,就返回了自己的母校。
松江交大、黑水工大、长安交大等等高校,去年都是通过“紫金科技”、“金桥电脑”额外搞了一笔钱。
再后来因为黑水工大敲定了沙城校区,又额外多了一个科研资金池,这是“沙食系”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只要是工科类高校,多少都会想办法晒项目。
可以这么说,因为某个土老板的“壕无人性”,导致“浩南哥”并不是只流传于学生之间,老师们就不馋?
所以去年有个“磷酸铁锂试生产实验项目”,就是由建康工业大学承担了生产流程设计,头部研实验室,则是由多个高校联合攻关。
“磷酸铁锂”只是一个子项,整个材料学的“大兴”,才是科技部难得能大声狗叫的底气,虽然底气源自张建刚同志,而张建刚同志又仰仗张浩南同志……
但不管怎么说,像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华人科学家回国,尤其是化学、材料学等领域的科学家回国,不靠信仰靠钞票,这是头一次。
而且给钱这方面,“浩南哥”无所谓你要美刀还是欧元,你要什么有什么。
顾宁波如此态度谦逊,丢人吗?
一点儿都不丢人。
“先有一点要明确,科研投入如果不能转化成产业成果,终究还是做不长的。不管是不是高科技,都是这样。没有人买单的高科技,有也等于没有。”
“其次,我知道科技部很想推动技术展,或者直接点,科技部也有野心,想要制定标准,掌握市场话语权,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有点不切实际。跟外部达国家集团的现有市场比起来,国内市场潜力还差了一些,在汽车这个领域,很难让我们来推动,至少不是现在。”
“那……张总的意思是,不做吗?”
“恰恰相反,我呢,既然答应了,那就不但要做,还要做起来。只不过方法可能跟你们想的不太一样。”说着,张浩南转头对助理道,“把虞总的那份产业展报告给我。”
“老板……”
“废什么话,给我。”
“是。”
助理其实有些犹豫的,这份报告算得上是“紫金科技”的绝密文件,涉及到整个公司的战略展方向,之前张浩南本人也十分重视,对助理也说过类似“天王老子来了也不给看”的话。
现在给了大老板,助理十分担心过后大老板不要脸又喷自己为什么不劝……
武泰安看着几个助理一张张“死妈脸”,竟是有点儿暗爽,他被“欺负”的时候,这帮家伙可没少偷笑。
正因为淋过雨,才想把别人的伞也扬了。
感觉自己越来越不正常的武泰安,赶紧甩甩头,自己这是怎么了?
五十万年薪拿昏头了吗?
“顾老哥先看看吧,不过只能你一个人看。”
原文在六#9a书吧看!
“噢,好。”
内容并不复杂,虞小龙主要是根据张浩南的指示调整了展路线,总结起来就三点。
一是“先大后小”原则,即动力系统解决方案先从大型平台投入使用,包括不限于内河驳船、公共汽车、工程车辆。
其中工程车辆和内河驳船是最简单的,因为在几年之前,两千度电的电动货轮已经进行了实验,只不过怎么进一步优化,经费以及市场供需摆在那里,所以也只是一个实验平台。
工程车辆就不一样,工程车辆并不需要电池组,需要的是电驱以及电控管理,这就是电气化上面的精雕细琢,跟动力电池关系不大。
公共汽车反而是最难的,但它有一个优势,就是背靠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在一些小一点的城市中,“紫金科技”只要在政策上拿到点补贴,也能保本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