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为什么“吾家医院”不作任何“白衣天使”宣传,因为本就没打算承担太多额外的社会义务。
“沙食系”之外的员工来这里看病是没必要的,拿不到“沙食系”的补贴,纯粹就是多花钱,没意义。
搞这么个“赔钱货”,主要意义还是增强员工凝聚力,定期体检的的确确查出了不少人的问题,从挽救家庭的角度来说,比行政部门下一线吹牛逼画饼还要强得多。
而这个东西,是无法量化的,类似于营销中的“有口皆碑”,需要长期不断的投入之后,才能沉淀这种影响力。
实际上也是如此,“吾家医院”尽管设备比沙城其它医院要强,但要说水平遥遥领先,那是扯淡。
但因为时不时就有职工查出问题,解决问题,就像是“谣言”一样,传着传着,就以为“吾家医院”有神医。
然而神医是没有的,只能说业务水平高,但没有高到可以跟建康或者松江顶流医院碰一碰的地步,连望其项背……目前还做不到。
不过科研项目很多,大概也跟张浩南狂买设备仪器有关,所以来合作水论文的医院相当多,学校反而不多,还是那么几个,基本没啥变化。
整体气氛上来讲,今天晚上给胡柯清洗“慧根”的大夫,前年还十分的煎熬、焦虑,现在整个人走路都是带风的。
跟“救死扶伤”的使命感关系不大,纯粹是因为工作不算累。
从他还能悠哉悠哉地跟张浩南开个“柯基犬”的玩笑,也可见一斑。
值班护士就有些讲究了,吾家埭本身也有老护士,还有在乡镇医院做护士长的,但编制这玩意儿,“吾家医院”还真不好解决,所以现在就是卫校筛选加委培。
基本原则就是“本乡本土”,吾家埭一村这两年没有合适的小姑娘去卫校,但二村、三村是有的,所以现在就是这两个村的小姑娘在卫校时就来“吾家医院”实习。
没编制,但是钱给得足,家里父母也会作沟通,尽可能地在三个村内部结亲家。
目的也单纯,就是为了做好保密工作,这一点,还是武泰安强烈建议的。
现在像丁永、吕卫东、6先法等等年纪大的老头儿,身体健康报告极其重要,泄露一次就是几十万打底的利益来去。
于是在医院的内部晋升机制上,设计了多套级别,除了常规职级之外,工资也有等级,家庭福利待遇等级又是另外一套,互相之间虽然相关,但不是完全挂钩,考核是多维的。
并且还设置了“家庭医生”机制,类似北美,但并非北美那种,而是跟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挂钩,分段分区做日常健康管理。
因为这些,“吾家医院”的一线医护人员,即便没有特别强的科研产出需求,仅从福利待遇上来看,也进一步愿意接受武泰安设计的严苛保密条例。
这也是为什么胡柯在“风油精点慧根”生之后,仅仅控制在小范围内,且基本只有张家的人知道。
有一点张浩南并没有忽悠胡柯,“吾家医院”在情报管理上,确实是有相对专业的培训。
“看看谁有空,给他重新组一套‘私人医生办公室’。”
张浩南离开病房之后,跟武泰安吩咐了一下。
“现在抽不出人手,都有科研任务。”
武泰安也是为难,“吾家医院”虽然挖人挖得勤快,但主要是挖退休人员,还没退休的,如果不是特别牛逼的学术带头人,主要也是为了退休之后更爽一点。
所以现在普遍很忙,虽然用张老板投资的实验室确实也成本不低,可跟美好的退休生活比起来,这就不是个事儿。
医生,是越老越吃香。
同样是“飞刀”,“吾家医院”从外面摇顶级外科手术专家,给钱是过“京爷”的。
这依然是个一个隐形福利,不过仅限于高层和职工群体中威望比较高的技术班组长。
“评职称不着急的,可以先放一放,加钱。”
“……”张浩南头也不回说了一句,然后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