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回到府邸,在书房内见到白衍。
荀朔跪坐在木桌后,看向对面批阅竹简的白衍。
“要起战事!”
荀朔问道。
白衍闻言,看向荀朔,点点头。
“收到消息,李牧、司马尚已经被赵王迁下令,调回邯郸,此刻井陉,应当是由赵葱、颜聚二人统领。”
白衍轻声说道。
既然荀氏子弟荀朔投在他门下出谋划策,白衍自然拿出诚意,没有隐瞒。
后世千百年都证明一个道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唯有如此,方才是能使人心悦诚服,全力相助。
君王是如此,将帅亦是如此!
故而对于李牧的消息,白衍没有对荀朔隐瞒,而且不管在这阏与还是在井陉赵军之中,皆有眼线,事不会漏出去。
“赵葱!”
荀朔听到白衍的话,随后笑起来:“昔日我在赵国被辞官,便有很大的原因,是赵葱在背后向赵王进献谗言,而且赵葱为人,生性傲慢、常常目中无人。”
荀朔把对赵葱的了解,开口告知白衍。
“所以此次发兵,便是给赵葱看我秦军,不敢攻其防线。”
白衍笑道。
而荀朔听到白衍的话,虽然没听过捧杀一词,但也能理解白衍的打算,忍不住眼睛一亮。
“既然你分粮食给赵国百姓,以白氏的身份,此前我还不敢确认,但眼下已笃定,你必有后手!”
荀朔叹口气。
在权谋、伐战方面,荀朔从未轻视白衍,但眼下还是心生感慨。
跟着这样的将军,压力真大!
不过如今荀朔已经敢笃定,白衍既然上书咸阳,帮助赵国百姓,那不可能不知道,若是真能灭赵,秦王嬴政很大的可能,会让他留在赵地。
而赵人对于白氏,其恨意绝非会轻易接纳。
若是处理不好,秦国一但动荡,赵地便会成为第二个颍川,到时候生性凶猛的赵人,对秦军的威胁,可远超颍川那些人。
白衍不可能不知道这点。
“嗯,不过尚且在犹豫。”
白衍听到荀朔的话,叹息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挣扎。
也就在这时候。
荀朔已经笑起来。
“是月氏与匈奴吧!”
荀朔开口说道,那双眼之中,早已洞悉一切,而看到白衍那犹豫的眼神,荀朔自然清楚白衍为何如此。
“唯有边患,再由白将军镇守边境,人心都是肉做的,赵人即使心中再固执,见白将军浴血奋战,守护赵国边境,保护赵国百姓,定然不会无动于衷。”
荀朔说完,就看到白衍一脸震撼的看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