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比人类文明更加高级的外星智慧文明,在掌握了暗物质暗能量的基础上,已经做到了能够利用黑洞的强大能量来牵引时空,架构宇宙中的‘高公路’了。
当然,目前来说这些仅仅是他个人的猜想而已。
是否是真的目前来说还不得而知。
m87黑洞的拖曳旋转导致的时空波动涟漪效应也有可能仅仅是自然宇宙现象。
思索了一下,他看向赖因哈德·根策尔教授,笑着开口道:“需要合作吗?赖因哈德教授。”
“合作?”
听到徐川的邀请,赖因哈德·根策尔教授微微愣了一下,有些不明所以。
徐川笑着点了点头,道:“是的。”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来华国,我会针对m87黑洞的特殊现象成立一个科研项目,如果你愿意的话,这个项目由你统帅。”
“我可以保证每年至少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三千万的资金。”
“三千万?”听到这个数字,赖因哈德·根策尔教授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如果是其他的专业领域,三千万可能什么都不是,比如对于材料领域来说,随随便便一个好一点的项目都能烧掉十个三千万。
然而对于天文学界来说,每年三千万的科研经费,对于单个项目来说,已经是非常夸张的一个数字了。
毕竟天文学是全世界都出名的冷门专业,人少、科研项目少、科研资金更少。
没办法,作为一门高度理论性和技术性的学科,天文学不仅对学生的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要求较高。
而且它还很难,甚至可以说,目前几乎不可能将理论上的科研成果转变成‘应用’成果。
别说拿它和材料、物理、化学这些热门应用领域对比了。就是对比它的同门师兄弟‘航天’领域,天文学都看不到它的后尾灯。
毕竟航天虽然冷门,也可以说同样是依靠着国家的财政补贴才能维持经营展的领域,但相对比天文学来说,航天的应用相对更多。
尤其是传统化学燃料运载火箭技术的展,对于各国来说稍稍转化一下就是坚实有力的导弹推进技术。
所以航天领域的投入是可以转化成国防、耐高温等多个领域的成果。
而天文学则不同,你今天探测到了什么黑洞,明天探测到了什么中子星,后天探测到新星爆什么。
这些成果,你想转变成具有实际价值的应用?
想啥呢。
观测宇宙和天体现象的纯粹天文学和应用天文学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领域。
后者还可能在航天航空、通讯导航、气象预测等方面做出一些应用,但前者可以完全是纯理论的,比纯粹数学还要纯理论。
而一个纯理论无法转变成应用带来利益的领域,各国对其的投入和兴趣,自然可想而知。
所以在听到每年三千万的科研经费后,赖因哈德·根策尔教授狠狠的心动了。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蹙着眉头,他思索了好一会才开口道:“这个我可能需要考虑一下。”
对于他这种级别的学者来说,三千万的专项科研经费的确很让人心动,尤其是这个项目还是和眼前这位世界闻名的顶尖学者开展的。
但前往华国工作同样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他手上的其他科研工作以及家庭等等各方面的因素都很难让他短时间内做出抉择。
酒桌对面,徐川笑着开口道:“不仅仅是经费,还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