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闻其详。”李健熙本能的觉得不妙。
“你的女儿很不错,李社长。”李旭悠然回答道。
李健熙愣了至少五秒钟,然后变了脸色。
李旭却像是没有看到似的说了起来:“未来至少10年内,东亚都将是世界经济的增长点,更何况韩国的企业们发展得不错。”
“全斗焕虽然是独裁者,但也知道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所以我在韩国投资是必不可少的,但我的产业还有很多,而且韩国的环境又很复杂,因此需要一个本地代言人,我觉得你的长女很合适。”
是的,李旭在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把三星放到最后访问,还借着李健熙一句客套话上门拜访,还用语言敲打他,为的就是得到他的长女李富真。
他来韩国就两个目的,一个是为将来的布局做准备,另一个就是将既定的皇贵妃带走。
别说借着李健熙顺嘴的一句话来府上做客,就算李健熙不要求,他也会让他开口的。
不过这两件事,其实也是一件事,因为现在为投资韩国做准备已经是必然的事情,这点李旭已经跟母亲大人分析得很清楚了。
日本人虽然还没在美国开启“买买买”的模式,但那是迟早的事情,不见日本政府都在庆贺终于要成为正常国家了吗?
家养的狗想要造反,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很简单,打一顿就好了,如果不行就再打一顿。
《广场协议》是针对日本的绞索,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广场协议》是日本的机遇,这点同样是毋庸置疑的。
很简单的事情,美国爸爸想要下黑手了,总要先给点甜头,要给毒药裹上一层糖衣,否则的话,日本怎么会乖乖入套?
毕竟,现在的美国是西方世界的共主,多少要讲究些吃相,在台上的也不是“懂王”。
日本人想得倒是很好,日元升值后满世界投资,将压力宣泄出去,还能拉动产业升级,却也不想想,凭什么你洒出去的钱就一定能有回报,更何况大藏省还一堆美奸。
再加上日本人本身的扣扣索索,总想着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所以对外投资里面除了南美和中国,其他的都亏得一塌糊涂。
德国虽然也有美国的驻军,可人家要直面苏联的威胁,而日本嘛……很遗憾,在中美建交后,这个责任就落到中国头上了。
而且德国除了开拓了中国市场外,还在两德合并后凭空多了几千万产业工人,并在欧盟一体化的过程里将东欧变成了自己的经济殖民地,才得以跳出了《广场协议》的陷阱。
日本的狗链子更紧,体制内又是一堆的走狗,连防御权都没有,还想反抗美国爸爸做正常国家,那不是痴心妄想么。
当然,金融上的收割只是美国爸爸收拾日本的手段之一,扶持韩国的各种产业则是收拾日本的另一个手段。
IC产业是日本的经济支柱之一,部分技术甚至超过了美国。
所以作为反制,美国对日本的很多电子产品课以重税,然后将自己的IC产业和技术转移给了韩国,并对韩国的电子产品大开方便之门。
最夸张的时候,美国对日本的电子产品征税100%,而对韩国的电子产品征税不到1%。
在这些IC产业转移当中,韩国资本谁吃到了最大的那一份,已经不用多说了。
韩国的崛起,李旭是阻挡不了的。
不管是里根想要将韩国打造成资本主义样板国家,还是华尔街想要扶持韩国打击日本,这些事情都已经是箭在弦上,84年的汉城奥运会就是最明显的信号。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李旭都要做些部署,好将三星控制在手中。
尽管现在不下手,将来也是有机会的。
另一个时空里,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三星的控制权就落到了以美资为首的国际资本手中,尽管李健熙还能凭着战略企划室主导三星的发展方向,只要他不听话,分分钟可以滚蛋。
但是那样的话,一方面少不得要跟很多人做交易,另一方面他还想借着这次IC产业链转移大潮,在香港弄个高科技园呢。
就算做不成华为,至少也要台积电三分之一的实力吧,要知道李旭可是做好跟港府翻脸的准备的。
因此,提前下手在韩国布局还是很有必然的,这种地方必然要有一个类似何超琼这样可以总揽大局的角色。
然后嘛,没有比李富真更合适的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