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调研报告也没有光说好话,也列举出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其中有两点加以着重说明。第一点谈到了对下岗职工的安置,还存在漏洞。特别将邓友章和邓婉儿一家的情况写入了报告正文。调研报告里面毫不客气地指出,类似邓友章邓婉儿这种情形的出现,责任在政府。平原市政府,制革厂的上级管理部门和民政部门,没有及时发现邓家的困难情况,没有及时采取救助措施,导致邓婉儿辍学,靠乞讨维持父亲和自己的生存,这是一个极大的失误,在群众之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也是制革厂群情激愤,对政府主导的国企改制工作意见很大的导火线之一。
调研报告的第二点,则是着重指出,在破产重组的过程之中,思想教育工作和相关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以红星锻造厂为例,市政府的重组方案,股份制模式是对的,红星厂必须要经过这样的改造,才能重新适应形势,适应市场竞争,不然就会越亏越狠,被迫破产。但在重组之时,对合作方恒兴机械制造集团的无形资产计算,没有做好应有的解释工作,让红星锻造厂的干部职工们产生了很多的误解,也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坏影响。
总体来说,这个调研报告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既有肯定也指出不足。许多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都暗暗点头。
但对于陈剑而言,他并不关心这段内容,他关心的是,与市第一百货公司,三水泥厂,市物资公司等单位有关的内容。
这也是陈剑现在心情很好的原因之一。
对于市第一百货公司等单位的调研情况,调研报告里说得比较简陋,没有进行很深入的披露,只是提醒平原市委市政府对这些单位的改制工作,进行持续的引领和监督。
刘伟鸿言而有信。
如今刘伟鸿就要离开平原了,无论如何,陈剑也要亲自送刘伟鸿一程,以表示自己心中的感激之意。
当然,陈剑也很清楚,市第一百货公司,三水泥厂那些单位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刘伟鸿这一回没有给他揭穿,不代表着他可以永远高枕无忧。只要他与贺竞强的矛盾一天不能化解,被揭穿的危险就一天都会存在着。
不过这不要紧,陈剑所要争取的,就是这么一个缓冲的时间。归根结底,他与贺竞强之间,没有私人矛盾,只是权力之争。只要他适时作出了让步,贺竞强也不会往死里下手。在此之前,陈剑也有过要让步的想法,但时机不成熟。陈剑那个时候,退无可退。而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刘伟鸿的平原之行,为他争取到了最宝贵的一个月时间,陈剑可以从容布局自己的退路。
因为就在昨天,中央已经正式宣布了任免文件。
原省委书记赵国祥,辞去省委书记职务,专务陇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之职;省委副书记袁东平,被任命为陇西省委书记。原陇西省长卿才盛调往中央,原省委常委、秦关市委书记陈尚龙,出任陇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省长。
陇西省的高层人事异动,顺利完成。
袁东平走马上任,成为陇西省委“一哥”,手里掌握了干部异动大权,陈剑就有了退路。而在此之前,陈剑如果离开平原,可不见得会有一个与平原市委书记位置相当的职务在等待着他。
这也是陈剑心情愉悦的另一个原因。
但真正令陈剑完全放心的,则是贺竞强在情况通报会议上代表平原市委市政府所做的那个报告。实话说,那个报告真的把陈剑和班子里的其他同志都吓了一跳。他们万万没想到,贺竞强竟然会鼓捣出这样一个报告来,直接和中央正准备推行的大政策唱对台戏。
在程序上,贺竞强其实非常的僭越。
这个报告,是以平原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写的,准备送呈省委省政府的正式报告。但在此之前,包括陈剑在内,平原市委市政府再没有第二位领导同志,知道这个报告的存在。也就是说,完全是出自贺竞强的独作独为。
贺大少目空一切的老毛病又犯了。
在他眼里,其实平原市班子里这些同志,谁都不能和他贺大少相提并论,他才是平原市真正的一把手。所以他就敢于这么干,敢于撇开班子里的其他同志,弄一个报告出来,堂而皇之地打上平原市委市政府的标签,准备送到省里去。
不过这一回,贺大少的僭越,大家都保持了沉默。相对他弄的那个报告内容而言,贺大少在程序上的“非法”,可以忽略不计。
胆大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