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凤藻宫,抱琴一边给贾元春梳头,一边笑道:“您今日气色真好,待会儿家里来人,见到您这般气色也会高兴。”“再有。”抱琴心情也很不错,毕竟主子受宠,在这皇宫之中有陛下宠着,外面有王爷撑腰,宫里的妃嫔,见了贵妃娘娘,都是毕恭毕敬。昨日,六宫都太监,还专程让人送来一沓银票,足足数千两,说是王爷让夏守忠捎带进来的。其实抱琴很清楚,那个送银票的小太监,也要讨好凤藻宫,早就将这里面的事情讲了一个清楚。这些小太监,没有什么依靠,想要爬上来,就要有一个值得投效的主子,很显然,这个小太监,目光放在了凤藻宫。小太监说夏守忠曾收了王爷数千两银子,王爷委托夏守忠多多照顾贵妃娘娘。王爷果然最疼爱贵妃娘娘。夏守忠因怕贾家势大,所以有些害怕,就将银子以王爷捎带进来为由归还。抱琴感觉,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一切如梦幻,一切都不可思议:“琴嫣殿皇后娘娘宴请神京城诰命,到时候娘娘受邀参加,这可是少有的事情呢。”贾元春没有抱琴那么乐观,她目光幽幽,今日皇后宴请神京城五品以上诰命,这可是极少出现的宴会。大宁立国多年,也仅仅出现过几次罢了。再有,皇后乃是六宫之主,这种宴会,嫔妃没有资格出现。现在,皇后却让她,还有吴贵人等参加,谁知道皇后想什么:“到了那里,谨言慎行,表情也要控制好。”面对神京城诰命,出现了任何的差错,不仅是丢了自己的人,还有皇帝的人,更是会丢了贾家的人。谨言慎行。贾元春牢牢记在心里。如今,她的一切恩宠来自于二哥哥,她不能给二哥哥添麻烦。“娘娘。”这时候一个宫女来报:“老王妃来了。”“快请!”贾元春面露激动,虽然每月有两次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终究是各种规矩束缚,时间也有限制。很多话不能说,无法正常亲人见面那般。一切以国礼相见。能够见一面,已经不容易,所以每一次见面,贾元春都很珍惜。“拜见贵妃娘娘。”贾母等人进来后就磕头。贾元春坐在凤椅上,眸中含泪,想要上前去扶,终究碍于身份国礼,而只能坐在那里:“抱琴,扶老王妃她们起来。”“谢娘娘。”贾母等人谢恩起身。贾元春询问:“老王妃可曾去过慈宁宫拜见太后,坤宁宫拜见皇后?”贾母眸子一动,当她兴冲冲的,因为激动要直接来凤藻宫的时候,还是自己孙媳妇,定安王妃提醒,她们才先去了慈宁宫拜见太后,之后去了坤宁宫拜见皇后。之后得到允许,这才来了凤藻宫。毕竟,今日不是每月二六之日。还好,这件事情有孙媳妇提醒,不然就要犯下大错:“回娘娘,臣妇等先去了慈宁宫拜见太后,之后才去了坤宁宫拜见皇后娘娘,得到允许,才来这里拜见娘娘。”贾元春松了口气。因为贾家权势滔天,因为她受宠于宫中,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贾家一举一动,盯着凤藻宫一举一动。越是如此,越要小心翼翼,一点错误都不能有。随后,贾元春扫视一圈,没有看到那个她一直想要见一面的二嫂子:“定安王妃为何不见?”“回禀娘娘。”贾母禀道:“去了慈宁宫,太后将定安王妃留下说话。是以,未曾来这里。”宫中每一个嫔妃都不是好相与的,太后、太妃、皇后,后宫妃嫔哪个不是勾心斗角?明争暗斗?每当二六之日,贾家女眷来宫中相见的时候,她这位二嫂子都会被太后召见,至今,她都没有能够见到这位被二哥哥宠着的二嫂子,究竟是如何的风华绝代,倾国倾城。说了一会儿话,贾母拜辞,前往坤宁宫琴嫣殿。而后,小太监来报:“贵妃娘娘,皇后娘娘请您移驾琴嫣殿。”含元殿。大朝会。护国军大都督、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定安郡王贾玓,立于武官最前方。大朝会并非处理国政,而是人事调动,官员升迁。还有国策制定,施行一些国政。对此,贾玓完全没兴趣。“年后,曾经灾区免税之策结束,到时候户部需要督促各地耕种事宜,轻徭薄赋,税政依旧维系三十税一。”乾元帝面色含威:“然,寻常百姓家,十亩以内三十税一,五十亩以上二十税一,百亩以上十税一。”“调整举人待遇,由国库支出,每年小考一次,亲自上书于朕,每年可领银百两,免除五千亩田免税之策。每三次小考不合格者,取消一应待遇。”“依照官品划定,官吏之田,税赋起征为千亩,一品为五千亩,超越规定范围,赋税十税五。”,!“伯爵税赋起征点为万亩,侯爵为一万五千亩,公爵为两万亩,王爵为千顷”如今大宁兵强马壮,虽然契丹还在,鞑靼依旧为患,但是乾元帝不想再苦百姓。新的国策,必须要施行!虽然老旧勋贵势力庞大,根深蒂固乾元帝却有了底气。还是那句话,不怕反!以乱治天下,推行国策效果会更好:“锦衣卫监察天下,这件事情交给定安王负责,忠顺王协助。”贾玓:???皇帝陛下,将大火引到了我这里?将烧红的炭,塞我怀中?贾玓没有犹豫:“臣遵旨。”忠顺王也站出来:“臣领旨。”“哗”整个含元殿内一片哗然。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被新国政所约束!地主豪强,也在范围之内!这个新的国政怕会引起大宁动荡!“陛下。”内阁首辅魏明出班:“陛下,土地问题,乃是历朝历代都会出现的严重问题,一条国策未必能够根治,臣以为何不长安府一地试行,逐渐推广整个天下?”“陛下。”户部尚书廖贤也出班奏道:“臣以为魏大人所言有理,大宁富有四海,如今又开疆拓土,地域广袤无边很多土地未曾丈量统计,必然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定安王。”乾元帝只是看向贾玓:“你以为如何?”贾玓只能出班:“臣以为,陛下为天下百姓谋福,这条国策臣认为极妙,地域广袤,锦衣卫可以监察,土地未曾丈量统计,锦衣卫可以协助当地丈量,至于麻烦”“臣训练的护国军,可以为陛下解决这些麻烦。”护国军有骑兵五万,步卒十万。乾元帝成立护国军的时候,怕是就是为了今日。骑兵纵横南北,所向披靡,步卒攻城略地,战无不胜:“陛下君临天下,口含天宪,必为天下百姓拥护,少数人利益受损,只知道盘剥百姓之徒臣定然亲自取下其首级以儆效尤。”这国策,还是当初,贾玓作弊考举被乾元帝召见的时候提出来的。自那个时候起,已经接近七年时间,乾元帝都在为这件事情做准备如今虽然未曾准备万全,却也有了足够资本。贾玓很清楚这件事情,乾元帝已经认准,不会回头。乾元帝内心满是喜悦,这件事情贾玓全力支持,他就无后顾之忧。至于群臣这些朝臣,见到贾玓说话很是平常,但是每一个字都在滴血,每一句话都是杀戮之意。这个南征北战,战无不胜的大宁定安王只要天下有人敢反,护国军兵锋将会无往不利!皇帝陛下,早就做好了准备!今日是土地的事情,接下来就是贪腐问题了文武大臣无不心中凛然,心中思考对策,却又站出来认命:“臣等认为,定安王定可监察天下。”“新国策,定然可以富国强兵!”乾元帝嘴角勾起,改革会有无数艰辛,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如此,就直接颁旨天下,另外,商议一下各国使臣的事情。”“诸卿,有何看法?”:()红楼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