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不知道,他韩绛还不清楚?
当年,他和他的两个弟弟韩维、韩缜,还有现在在场的这位吕公著以及其两个兄长吕公绰、吕公弼。
天天在先帝耳边,复读着:王安石天下奇才,必可匡政救时!
同时,大家轮流拿着王安石的文章和诗词给先帝看。
那时候,先帝还是颖王!
此外,王安石自己还自带流量。
嘉佑四友之名借着天圣四友的流量,名动天下。
同时王安石本身的政绩和道德、文章,也非常过硬!
即使如此,这也是花了十年以上时间,才造出来的声势。
章惇凭什么在短短一两年内,就达到那个地步?
韩绛对此表示深深的怀疑。
吕公著却是叹息一声,悠悠的说道:“韩公可知,近来,京师之中,高、向、曹、刘、杨、王等家的旁支族人,纷纷南下……”
“其姻亲也都在纷纷运作着,淮南六路运司、江南西路、荆湖南路等地的转般仓的差遣……”
“就像去年,他们觊觎着三门白波运司里的差遣一样。”
韩绛听着,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去年年底,京城中曾出现过一股热潮。朝中那些和外戚家族关系密切的朝臣们,特别是高家、向家的亲戚,忽然集体想去三门白波运司为国分忧。
韩绛当时就感觉到不对,及时插手,虽然最终没能完全阻止外戚们的裙带进入三门白波运司,但至少控制住了这个衙门,没有让这个事关国家社稷的重要漕运官衙,被外戚们占领。
即使如此,韩绛依然提高了警惕。
甚至还专门和陕西的范纯粹、永兴军的邓绾打过招呼。
就是怕那些家伙乱来!
不过,后来韩绛现,那些去了三门白波运司的外戚裙带们。
好像并没有急着捞钱,反而干了不少实事。
甚至利用关系,从朝廷这里搞了不少政策去。
建立了好几个修理漕船的船厂,还给纤夫们加了工钱,虽然不多,却也是破天荒的事情!
当时,韩绛惊呆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完全不对啊!
大宋的外戚们,哪次出去不捞钱?不坑人的?
怎么?难道圣人的文章道德,连外戚也能感化了?
后来他才知道,这是高家、向家人在给他们的买卖铺路。
这两家外戚和他们的这些亲戚,在熙河路那边,圈了好多地,种了以十万亩计的木棉。
就等着今年,木棉丰收后,运回汴京换钱。
于是,这些外戚的行为,就变得很合理了——大宋的外戚,就这个样子。
只要有钱赚,那动作比谁都积极、勤快,而且为了赚钱,赚大钱,他们是很舍得的,根本不会抠抠搜搜。
想到这里,韩绛看着吕公著,问道:“广西那边和熙河一样?”
“嗯!”吕公著点头:“高遵惠在新得的交州八州以及过去右江的羁縻州中,种了很多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