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最要珍惜的是这三种人:雪中送炭的朋友、愿陪你走过贫苦的女人、样样都忍你的男人。
她也做过一些不符合普世价值的事,不是想文过饰非,错了的就是错了,也没必要找理由掩饰,只不过比较隐私,她没有说出来。
她的这些经历其实根本不值一提,但为什么要说出来呢,她想应该不是为了缓解压力,更不可能是为了哗众取宠。
也许有点反思和自她剖析的意思吧。
很多事,唯有当距离渐远时,才能回首看清它。
人是很复杂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侧面,但总体来说她喜欢用“人性向下,人心向上”来解释。
人生几十年不长也不短,应该怎么过没有标准答案,不如就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吧。
如果上天注定她们是小人物,那就尽量做到对得起亲戚朋友,对得起自己,不伤害别人吧。
其实幸福无需太多理由,只要笑容比泪水多,就算找对人了。
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个死角,自己走不出,别人进不来。
每个人都有一道伤口,或深或浅,或明或暗。
每个人都有一行眼泪,其他人不会懂。
因为她们能做到的最多是换位思考,真正的感同身受是不可能的。
生活岂能百般如意,凡事有一得必有一失。
人生需要努力,但更应该学会选择,但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根据自己的内心所想来判断得失、进行取舍呢?
她从小生活在普通家庭,父亲是北方人,普通工人,后来自己开车。
母亲原来是南方人,是一名医生。
所以她经常开玩笑说她是南北混血。
父母在她很小时就离婚了,母亲后来再婚,所以她有一个比她小将近十岁,同母异父的妹妹。
由于一些家庭原因,从她小学五年级后,她一直对她照顾不少。
她跟她爸长大。
因为他给了她良好的言传身教,所以她基本没有单亲家庭孩子容易有的偏激和自卑的性格。
她五岁开始学习舞蹈,大学考的也是艺术类,大学毕业前参加过舞蹈比赛,但因为拒绝了当时主办方一个主要领导的龌龊要求,就是所谓的潜规则,仅得了第二名,成绩差强人意,失去了距离她实现理想最近的一次机会,虽然至今没后悔过,现在从事舞蹈教学,也算学以致用,但相对她儿时那个舞台中心、镁光灯下的梦想已经渐行渐远了。
她想,人生甘于寂寞也好,不甘寂寞也罢,前提都应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别把欲望当理想。
理想无关利益;别把世故当成熟。
成熟是内在身心的升华,世故的人是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别把麻木当深沉,深沉不等于无情;别把怯懦当稳健。
稳健绝不是逃避;别把油滑当智慧。
小聪明永远无法和大智慧相比;别把莽撞当勇敢。
大智可以产生大勇。
大勇也可以产生大智;别把幼稚当激情。
幼稚只会带来迷茫和空虚;别把偏激当执着。
偏激是一种病态,坚持才是王道;别把诱惑当机会。
机会需要理性和务实,诱惑却是不可控的,不劳而获的贪念往往会使人失去更多。
她大学考的是艺术类,舞蹈系,专业是现代舞和国标舞。
可能是她基础很好,她从小学习舞蹈,从没间断过,这个是绝大多数她的同学没有过的。
所以她在学校成绩一直很突出。
又在一次全国性舞蹈比赛中获得第二名。
不夸张的说,在她们系,几乎所有老师和同学对她印象都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