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脑子里最快的反应是有人借机生事,意在谋逆,或是宗室,或是前明的那些余孽……
但查到后来,事情竟如此简单,两者都不是。
谦太妃、弘曕母子很好处置,但太后呢?
弘历越看傅恒的折子越是心惊。
众多的人证都指向太后当年是在避暑山庄狮子园产子,可是弘历明明记得先皇与太后都曾告诉过他,他是在雍王府出生的。
另外,当时与太后同时在狮子园待产的还有另外一个人,就是钱氏,钱氏的身份不是雍亲王的侍妾,而是在狮子园服侍的一个侍女。
太后与钱氏的预产期很接近,太后顺利生下了皇子,钱氏却因难产,母子双双过世。
那老妇人坚称,太后当时生下了死婴,而钱夫人生的是皇子,因钱氏身份太低,她的儿子刚生下来就被抱到太后那里,从此做了太后的儿子。
后来太后母子被风风光光地接回京城,而钱氏因产后,身子毁损严重,且母子分离,在伤心绝望之下,很快就郁郁而终。
当年负责接生孩子的那些稳婆,现在都已经过世了,找不到亲历者,这份口供只是老妇人的片面之词。
但皇帝出生在避暑山庄确实是无可争议的事情。
弘历合上傅恒的折子,起身走到窗边,负手看着天上的月亮。
他在想他的皇阿玛。
他的成长有一道明显的分水岭,六岁之前,他只是雍王府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阿哥,非嫡非长非爱,三不占的身份,皇阿玛忙着朝中大事,分身乏术,唯有的时间与温情,全部都给了他的年贵妃母子。
可以说,他一年到头,见到皇阿玛的次数都不多。
但六岁那年,情况发生转变,皇玛法康熙爷降临圆明园,皇阿玛带着三哥弘时,他,还有五弟弘昼接驾。
他在皇玛法面前表现得比兄弟们都要好,落落大方,口齿伶俐。皇玛法考他的东西,他全部都会!
皇玛法非常喜爱他,接他进宫抚养。
从此,他皇阿玛眼里有了他,他也逐渐称为雍王府最有出息的阿哥。
皇阿玛,是否主导了他的身世之谜?
皇阿玛宠信的庄亲王曾草拟嫔妃册封名号时,将太后的姓氏误写为钱氏,这是有意,还是无意?
傅恒在折子中向皇帝请示是否继续查下去,再查的话就不是围绕着钱氏查了,而是要查先帝当年最信重的人,怡亲王、庄亲王、果亲王,这三家王府都要查。
傅恒作为臣子,再不敢往下查了,只能请示皇帝做决定。
现在,查与不查,全在皇帝一念之间。
第164章每个人都是由母亲生出……
每个人都是由母亲生出来的,谁敢说自己一点都不在乎?
饶是皇帝的心再冷再硬,说服自己哪怕是为了稳固皇权,他现在最该做的是让这件事到此为止,从此再也不要提及。他与太后依然是最亲的母子。
但内心最隐蔽的一丝念头,他却是想知道自己的生母到底是谁,太后,亦或是那个早逝的女子钱氏?
傅恒在奏折中虽然没有明说,但其实也在非常委婉的表示,这件事最好不要再查下去了。
这一夜,弘历几乎彻夜无眠。
次日,早朝过后,他去给太后请安。
这是这次风波过后,他第一次去给太后请安,在踏进松鹤斋时,他犹豫了一秒钟,最后仍然踏了进去。
太后似乎料到皇帝会来,早已等在松鹤斋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