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燕代?”嬴政的语气极为轻慢,“蕞尔小国,不足挂齿。”嬴政的心思,还在燕代那两个小国上。扶苏作揖。“儿臣的意思是,君父扫六合,一统天下,不过是完成了地域一统,但是如今我秦国还未完成人心之一统。”“人心?”嬴政对这个问题有些恼,口中喃喃,“又是人心。”人心不齐,这是秦国的大问题。秦国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解决思想一统的问题。这个问题,最好是在天下战乱刚刚结束的时候就着手解决。而秦国素来号称以法治理国家,所以这法是万万不能废除的。那么扶苏自然要顺势而为,在秦法上做文章。人心的问题,嬴政也早就意识到了,对此,嬴政很快给予回应。“如果给寡人一年的时间,寡人尚会担忧这人心不齐的问题。但是上天若给寡人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寡人相信,天下再无不服寡人者。”该想的问题,嬴政全部都想过了。秦国需要时间。扶苏听了这话,只觉得嬴政一下就变回到从前了,但是对于嬴政这样的变化,扶苏不觉得他是变化无常。说方才的那种怀柔施恩之话,对于嬴政来说,才是反常。这用暴力解决问题,才是嬴政一贯以来的思路。而且对于一个拥有百万之师的王来说,不让他想着用最简单的暴力方式解决问题,反而是强人所难了。“扶苏以为,若是改革秦法,那么君父最多只用十年之久,便可让天下人心皆归心。”嬴政其实是个有些急功近利的人。所以扶苏提出的设想,自然让嬴政心动了。以更快的速度,达到嬴政的政治目标,对于嬴政而言无疑是极大的诱惑。嬴政不假思索道。“善。”随即,嬴政又问:“杂糅百家,设立新法,兹事体大,如何为之?”“儿臣请君父下令,召集诸子百家之杰前来咸阳,设立太学以纳之,归纳百家之术于秦法。将秦法改良为适应天下万民之术,天下百姓,皆以新法为处事之守则。”办法总比困难多。对有着两千年历史经验的扶苏来说,创造革新秦法,并不是难事。汉武帝为了统一思想,选择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这个儒术,其实是外儒内法。儒家从那以后开始变成一个缝合怪,而究其本质,实际上不过是为君权服务,统一思想。汉儒本质是外儒内法。这思想和治国的理念,实际上是里外两套皮。倒不如,把秦法变一变,里里外外都变成法。“太学?”“正是。设立太学,充以百家之人。将诸子百家全部集于咸阳,将百家之精华,全部熔炼于秦法之时;也借此机,命百家对其学说加以调整,以顺应天下一统。”太学——又是嬴政没有听过的东西。嬴政不由得好奇,扶苏的反应真的就这么敏捷?寡人每每有问题,扶苏总是对答如流。嬴政并不:()大秦开局混了个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