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我魏倾雪自此之后于你两不相欠!”魏倾雪一脸认真地看着李长安,语气坚定地说道。“我二伯先前可是给咱们两个赐过婚的!况且你生孩子的时候,我二伯也在,你说……我二伯会不会就在最近这段时间给我们订婚期呢?”李长安嘴角勾起一抹笑容,故意调侃着魏倾雪。“毕竟孤不要脸,我二伯要脸!”他继续轻挑着魏倾雪的下巴,脸上露出得意洋洋的神情。“不要,我……我是不可能嫁给你的!”魏倾雪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坚决的态度,她用力挣脱开李长安的手,转过了脸。“抗旨不遵可是诛九族的大罪!你确定?”李长安在身后慢悠悠地提醒道,声音里带着几分威胁的意味。听到这句话,魏倾雪脸色苍白,身体微微颤抖起来。她转过头来,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我……我……”魏倾雪的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话来。她深知抗旨不遵的后果有多严重,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还会连累整个家族。“你怎么了?难道不想嫁给我吗?”李长安嘴角扬起,似笑非笑地问道。“我……我……”魏倾雪依然无法回答,心中满是矛盾和纠结。……在李长安的庄子里,有一处名为“大唐小学”的学校,这里的孩子们都来自于李家庄子中的庄户家庭。几天前,这所学校就已经开始试点教学,而今天,一个胡子发白的老人出现在了庄子里。这位老人名叫孔颖达,他来到这里的原因是为了考察和监督这所小学。事实上,李世民曾多次邀请孔颖达前来,并希望他能够亲自监管这所小学的运作。但一想到这里的学生全都是农户家的孩子而自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大唐小学的大门口赫然摆着这四句话!“好句!好字!”孔颖达倒吸了一口凉气感叹道。“此人定然是一个忧国忧民,心系天下之人!”孔颖达站在门口驻足了许久,不断的感悟着这四句话。就在这时,一个夫子刚好从门口经过,看到了孔颖达,连忙上前跟孔颖达打起了招呼。“孔师,您怎么来了?”那人激动地说道。孔颖达先是一愣,随后疑惑地问道:“你认识老夫?”“孔师,学生名叫薛明礼。早些年在孔府书院,有幸见过孔师一面!”那夫子自我介绍道。孔颖达听后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既然去过孔家的书院,为何没人举荐你做官?”他知道,去过他们家书院的,只要是有大才之人,都会被举荐为官的。“孔师,学生才疏学浅,在书院考试的时候,勉强及格。教人识文断字还行,要说做官……学生是万万不能的,不能出去给孔府抹黑!”薛明礼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谦逊地回答道。“这么说,你是在这里教书?”孔颖达又问。“是的,承蒙赵王不弃,学生现在是书院的管事。赵王殿下钦点,让学生传授学子《三字经》和《诫子训》。”“《三字经》?《诫子训》?这是什么书籍?”听到这两个书名,孔颖达皆是一脸疑惑。“孔师,里面请,办公室内有成品书籍。”在他还在疑惑的时候,薛明礼带着私人到了办公区。办公区有茶桌,坐下之后,薛明礼点了炭火,烧了水,每人倒了一杯茶。随后,他取来《三字经》和《诫子训》。孔颖达拿到书后便迫不及待地翻开阅读起来。等他看完之后,脸上露出了一副震惊之色。孔颖达更是一把抓住了薛明礼的手腕,激动地问道:“这是何人所写?”“这是赵王殿下所写!”薛明礼说道。薛明礼最开始没打算来教书,是李长安用着两本书给拐骗来的,以前薛明礼可是大户人家的教书先生,也是长安城里面,口碑最好的。“这……”孔颖达呢喃自语,“先是《百家姓》,现在是《三字经》和《诫子训》!一代宗师之名,赵王殿下当之无愧。”孔颖达乃是孔圣人之后,那眼界自然是高的没边,能入他的眼可以说只有当世的几个大儒,孔颖达能够给李长安这样的评价,可以说是破天荒了!“是啊,这三本书对我等来说,都是受益匪浅啊。”一旁的老师也附和道。“看来,以后我们要多多学习这三本书了。”另一位老师说道。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你们知道吗?这不止《三字经》和《诫子训》,是赵王殿下亲自编写的!就连千字文也是!”一个老师突然说道。“什么?这竟然是赵王殿下编写的?”众人惊讶不已。“是啊,赵王殿下真是博学多才啊!”另一个老师赞叹道。“没错,赵王殿下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还精通文学,实在是让人敬佩啊!”又有人说道。一时间,众人为李长安的才华而惊叹不已。而一旁的孔颖达也是震惊不已,这赵王殿下不仅能够封狼居胥,饮马瀚海,在文学上的造诣竟比自己还高上几分!这天底下竟还有如此文武双全之人吗?就在孔颖达还在感慨的时候,重楼拿着几本书走了过来。“各位先生,这是大王写的《五经正义》,大王让某拿过来给你看看,准备下一阶段结合着四书五经一起读!”重楼说道。孔颖达听到《五经正义》这个名字后感觉自己的生命中有什么重要的东西被剥夺了一般。连忙接过了重楼手中的《五经正义》看了起来,越看越心惊,越看越入迷!这不是自己正要整理的东西吗?赵王殿下这就写出来了!老夫感觉老夫这一辈子恐怕得活在赵王殿下的阴影之中……就这样,孔颖达为了《五经正义》,便留在了大唐小学。:()大唐:吾父赵王李元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