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三国开局神级选择 > 第4章 您的意见呢(第1页)

第4章 您的意见呢(第1页)

无论张易具体用了何种方法打败孙坚和袁术,都无法否认他是一位出色的人物。巧合的是,董卓非常赏识人才!“同意!文优,你马上进宫起草诏书,再钤盖玉玺,速派人送往南阳!”董卓说道,态度中明显透着对皇权的轻视。对于他来说,圣旨不过是笔下产物,玉玺也不过是掌中之物!在宛城,太守府内,刘伯温正在向某位官员汇报最新情况:“大人,附近县城的部队已经逐步到达,现在由薛将军指挥的训练正在进行。现在我宛城的军队包括背嵬军在内,总数已达三万五千人!”说完后退至一旁,随后,薛仁贵走上前来报告:“主公,这三万五千士卒中,有些人手中的武器已有所损毁,属下认为应开启宛城中的武库,从中选取优质的武器装备,对于那些次品,则将其集中起来重新铸造!”汉代时期,武库的建立速度极快。不论是大型行政区划,还是边境区域,都会设置武库。如有突发事件发生,城中能参战的军民可以快速获得装备。东汉时期延续这一制度,只要有铁产地,如河南、南阳、河内、河东、汝南、蜀郡等,就会配置专门制造兵器的机构。虽然南阳的黄巾不是很频繁,很快就得到了,因此武库没有遭受过严重破坏。武库内的武器如果不考虑品质的话,足以供数万人的军队使用。然而当时武库更多地追求产量而忽略品质,所以出现了许多装备的质量不过关的现象。一些盔甲甚至单薄至一侧,防御力十分低弱,这样的需要重新冶炼并制作新的。“开启武库!”张易挥动手臂,立刻下令。现今,宛城已彻底被他掌控,武库自当也归属于他的所有。若不现在开启,更待何时?前几天的时间,薛仁贵清理了与袁术孙坚有关联的城中大户,一方面以此来震慑城中的民心。另一方面收缴了大量的财物和粮食。加上原本仓储中的存量,宛城现有十余万石粮食,足够三万军士一年所需!“主公,只消等待皇上下达委任您的南阳太守的诏书,即可令三十六县县令齐聚宛城述职,若有人缺席,可依据不服从命令之罪派兵征讨。”刘伯温再度提议。张易点头同意,并立即起身,“好,我们一同去看看这南阳的武库吧!”由于南阳为国内最庞大的郡之一,其武库内的储备必然丰富无比。一行人充满了好奇,紧随张易之后前往武库,该地点设于宛城西北的一隅,与太守官邸的距离颇远。南阳铁资源丰富,像这样的矿产丰富地区,朝廷通常会派匠人在当地设立工坊,由洛阳调来与本地匠人一起组成的数千人的团队,世代专心于此地铸造兵器甲胄。然而时局动荡,原本不断生产的这些作坊也开始懈怠。直至近期,由沈万三管理后方才恢复正常作业。众人避过响彻云霄的锻铁工场,直达武库之前,推开门步入。一阵混合着松油与金属的气息扑面而来。各类兵器皆由禾秆覆盖着。薛仁贵前进一步揭开了上面的盖层,众人不禁微蹙眉头。“主公,有些装备的破损失控到可怕,十个当中挑出一个可用都属不易!”薛仁贵说着,随手拾起一旁的硬弓。用力一拉之下,这弓竟然断裂成两端。“无伤大雅,如此之多的装备无偿入列已令人感到幸运了,至于不合格者,就送去再铸便是!”张易回应道。武库内最多的莫过于各种手持式武器,包括刀、剑、枪、戟、箭镞等等,此外还有战车及其防护设备等物。南阳工坊主要承担兵器锻造任务,鉴于南阳地区的铁矿资源充裕,战车一类的重型装备并非其主责所在。“主公不必忧虑,目前我们已经停止了铁矿的开采活动,打算先行处理库存中的劣质装备进行重铸。毕竟这些已经处理好的铁矿材料可以直接投入使用!”沈万三紧随其后,他原先正在工匠监察处忙碌。突然间听说张易来访,便暂时搁置了手中的事务,匆忙赶到现场察看。“哈哈哈,我自然是对万三的工作完全信任!”张易笑容满面地说。几人在兵器库内继续巡看,此时张德急切地跑了过来,显得有些喘不过气。“主公,宫中来了使者,说是带来了皇上的诏书!”与其他人一样,张德也称张易为主公。“大家准备一下,一起去见见这位使者!”张易提议。不过还没等他动身,张德摇摇头,“主公有所不知,我谎称主公正前往城中巡察,让使者稍等片刻。但他只留下了诏书,并立即离开了,说什么既然送达,就不会多做逗留……”,!听到这些,众人互相交换了一个不解的眼神。他们都能断定,这使者的身份必定属于董卓的心腹,行事如此粗鲁,连起码的礼仪都不懂。“见他不愿意停留,所以我塞给他一些银两作为补偿,之后立即回来报告主公了。”于是大家一同返回郡府。一进到房间,张易的目光就落在桌子上的诏书上。他迅速取来诏书,展开放好。读过之后,他的眉头轻轻一蹙,旋即将它递给身边的人:“正如我们的参谋预测,董卓确实做出了越权的行为,任命我为南阳的新太守!”尽管是皇命,但在场的人心知肚明,这一旨肯定与董卓有脱不开的干系。“恭贺主公升迁!”四个下属齐声祝福。张易将诏书放回桌面,然后开启了新的讨论——关于人员委派的事宜。“听好了,众爱将!”“属下在此!”四位将领同时应答。“委任刘伯温担任南阳府丞一职,俸禄按制为600石,主责管理民政事物!”“属下听令!”刘伯温敬声回应。在正式场合称呼人的全名是必要的礼貌,尤其是当前这敕封时刻。“委任薛仁贵与岳飞为军队指挥,秩位也是600石,负责军队的实际战斗指挥。岳飞将统帅背嵬军,而薛仁贵则负责整个南阳郡军!”“谨尊命令!”薛仁贵和岳飞几乎同时回答。“此外,指派沈富为南阳的总会计师,俸禄同为600石,主要管理地方财政和军事设备制造!”“属下愿效犬马之劳!”沈富承诺。接下来的会议中,所有直接隶属于张易麾下的十二个县的管理者都被安排通过刘伯温统一的考核。宛城内的文武百官也将经过重组配置,目前只剩下少数关键职务尚待安排。然而,人才依旧稀缺!“主公,秋天即将开始收获庄稼。臣下认为我们应该等到秋后再次发起对其他二十五个县的进攻!”刘伯温挺胸立言,声音高亢有力。古时候的战争大多是以掠夺维生。选择在秋后进军有两个重要原因:一可以确保出征部队有足够的粮食供应;二可以迫使敌方交出已经储备的粮食。鉴于南阳是国家最大的领地之一,拥有广袤的农田和庞大的人口基础,即将到来的丰收季预计将会硕果累累。选择在丰收季节过后进军,无疑是最大化资源利用率的选择。“非常同意。仁贵、鹏举,加快军队的训练进度,届时你们两人各自带领队伍,我想知道到底谁能取得更多的地盘!”张易爽朗地说。薛仁贵和岳飞听了这话,也露出了自信且兴奋的微笑,彼此之间的竞争欲望隐约可见。“主公,请您放心。若是要竞赛,当然应公平竞争。眼下背嵬军可自行练习,我和薛将军会负责训练南阳军,出征时带上南阳军即可,背嵬军留在宛城守卫。”岳飞向前一步说道。用训练有素的背嵬军与南阳军比赛,显然是对后者不公。对此,薛仁贵也心知肚明,便没有拒绝岳飞提出的建议。“军师,您的意见呢?”张易询问道,对于如何应对剩余二十三县,他还颇有些疑虑。他想确认,单独派遣南阳军是否足够完成任务。“主公,您可以放宽心。两万名南阳士兵足够占领二十四县。主公本人率领背嵬军驻防宛城,定会稳如磐石。”秋后一个月里,天高气爽,南阳地区的庄稼已经全部收割完毕,小麦与小米均晾晒入库。士兵们也持续接受了长时间的训练。这段时间,张易上午练习武艺,下午忙于政务或随刘伯温视察各县。至于晚上……邹玉儿姿色出众,让张易对她有了更多的依赖。“主公,请放心,不必担心超过一个月,我们一定收复所有二十四县。”在宛城门前,薛仁贵向张易表态,他身后的部队是一万名南阳军队。“没错!请主公安心!”紧随其后,岳飞同样表达了信心,并率领另外一万南阳军。“好!我将在宛城静候佳音!”张易挥手说。这一段时间大家都在积极准备。一方面加强士兵训练,另一方面,刘伯温与张易多次研讨进攻计划,确保以最小伤亡夺下所有城县。战争绝非儿戏,尤其是在针对城市的情况下,损失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他们通过不断模拟,最终决定了一套损失最小的进攻策略。接到张易的命令后,薛仁贵和岳飞各自带队,一人前往西部,一人则向东行动,沿着预先设定好的路线作战,直到最后合兵一处。“军师,你负责调查的事宜有眉目了吗?”随后,张易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自从他重组了辖下的官员,分散到各地之后,他就意识到麾下真正可用之才极为稀缺。因此,张易委托刘伯温派人调查南阳地区有哪些人才值得招募。,!“末将不敢怠慢,已调查清楚,并准备好了一份名单,请主公审阅!”刘伯温恭敬地说着,将名单呈给张易。张易接过文件,打开一看,立刻端正了坐姿,第一个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魏延?”“正是魏文长,武艺超群,骑射俱佳,在南阳一带颇有名声。主公可曾听说过此人?”刘伯温微笑着捋须而问。“略有所闻。”张易抑制住心中的激动,继续浏览名单。每看一个名字就更加振奋,没想到单是南阳一地竟有如此多的英才。比如魏延的同乡傅肜,武艺虽不特别出众,但领兵有一套,至少能胜任副将领的职位。最重要的是,傅肜非常坚毅!他曾在东征时被陆逊俘虏,即使受到陆逊的劝说也坚决不肯投降,直言“吴狗,何言汉臣降者?”正是这样的气节让张易认为此人可为所用!品质远比能力更为重要!对于魏延,张易有足够的自信能够驾驭。郭攸之亦然,同样是南阳人,且就在宛城内居住,诸葛亮在其着名的《出师表》中也曾提及:“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皆忠贞贤良,朕故特意选留给陛下的辅佐。”这些发现无疑给了张易极大的信心,也为即将展开的征途增添了强大的动力。这种人才,绝对是内政的佼佼者,正好是张易亟需之人!陈震同为南阳人士。若张易未现身,陈震不久大概会被刘表召入麾下。待到刘备抵达荆州后,陈震随后归顺于刘备,成为蜀汉的重要人物之一!除去这几个人外,还有张存、董厥、宗预等人士。无一例外,全部来自刘玄德那边。“曹、刘、孙三家还未各自崛起,我只是专挑刘玄德这边拔毛,玄德啊玄德,你确实是倒了霉了!”张易笑了笑,翻开了手中的丝绸卷轴,接着往下看。出现的第一人的名字即是李严。这让张易确实感到意外。他曾设想李严应属当地蜀人,却不料他同样出身于南阳。看样子李严至今尚未投身益州。下一位,则是文聘!文聘,又名文仲业,同样出自南阳。刘表初到荆州刺史的位置,并没有大肆征召人才。当时正处理一些家族的内部事务,像文聘和李严这些刘表想要招募的贤才,目前仍处于闲居状态。这对张易来说倒是好事!文聘的武艺属于上等水平,虽然达不到顶级,但水上战斗能力相当强!此外名单上还列有十几个人的名字。尽管张易对他们没有太多印象,但从调查来看,他们的品质和才华均值得认可。不妨考虑全体征召!“这些人都可以征召。”张易将手中的名单递交给刘伯温,显然对这一发现非常满意。能够将这些人全部纳入麾下,对他来说是一大助力,意味着拥有了一个可靠的团队核心。“小的明白!”刘伯温施礼接过名单,准备离开。迈出几步后,刘伯温似有迟疑地停住,转回目光望向张易。“主上,除了上述人选,还有一个特别的人士,但此人较为特殊,属下犹豫是否应当将其纳入名单。”“哦?有多特殊,难不成此人真身三头六臂不成?”张易笑着说,同时与刘伯温开玩笑。“不是这样的,主上,此人年龄较大,已达四旬,但周围的人说他英勇异常,能以一敌百。我对这说法持有保留意见,故未将之列入名单。关于此人该如何处置,请主上定夺!”刘伯温解释道。在这时代,四十年纪已属高龄。张易立刻联想到什么,凝视刘伯温,等待他说出那个人名。“此人也是南阳籍贯,名叫黄忠,字汉升!”刘备,真对不起!张易起身,几乎将刘备的人才都收揽至自己旗下了!“军师不知听说过廉颇的故事?即使年迈,仍有可用之才。黄忠才仅四旬,比古稀之年的廉颇还要年轻许多,给他一次机会又何妨?!”“若主公欲征召黄忠,恐需稍待时日。黄忠家中有一个孩子正患重疾,其心思全在于照料病儿,别无二志。”提到此,刘伯温也有几分感慨。:()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