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再多也不成。朱桂要想当太子,除非造反!可真要造反,那可是要面对正统皇帝和一众藩王的联合绞杀!到时候,可不是斗嘴皮子那么简单了,搞不好是要见血的!朱标可没想那么多。听了朱桂的话,他苦笑一声:“我自己的身体,我心里有数,说什么越来越健康,其实随时可能撒手人寰,能撑到今天,全靠小十三你的药顶着。”朱标叹了口气,拍拍大腿,语气沉重。众人一听,都能感受到朱标的落寞。朱元璋更是心头一紧。刚才见朱标能来,还以为他好转了。没想到朱标竟说出这种话,随时可能去世?万一朱标真走了,大明的未来怎么办?“标儿,别胡思乱想,身体不舒服就好好休息。”朱元璋急忙起身,望着轮椅上的朱标,满眼心疼。老朱对朱标的关怀,让在场不少人动容。这对父子的感情,比很多人都深。朱桂立再多功,也难以取代朱标在老朱心中的地位。朱桂识趣,没再多言。朱标却像往常一样,推开朱元璋的手,略带埋怨地说:“父皇,今日是您的寿宴,小十三又刚立了大功,您不该这样。”朱标的意思很明白。让朱元璋注意分寸,场合不对,不必因私事坏了规矩。朱元璋闻言,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吧,听标儿的。”朱元璋平时只在朱标和马皇后的事上犯迷糊。但这两人又极懂规矩。所以即便朱元璋迷糊了,有他俩在,也能很快拉回正轨。于是,朱元璋转向朱桂,问:“小十三,这次寿宴,你的贺礼最合心意,实用又有意义,场面也到位,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我很满意!你想得到什么赏赐,尽管说,我一定尽力满足!”和以往无数次一样,老朱不知道给朱桂什么赏赐,让他自己提。朱棣等藩王一听,眼睛里满是羡慕。这都多少回了!朱桂立功,受赏,再立功,再受赏。一来二去,朱桂积累的军功比其他藩王加起来还多!这数字吓人!不然,之前朱棣平叛立功时,大伙儿也不会那么高兴。其他藩王那时想,总算有人能在立功上和朱桂扳手腕了。后来发现朱棣是冒领,功劳其实是朱桂的。这一下,可把藩王们打击得不轻。所以,当朱元璋让朱桂随便挑赏赐时,藩王们想起之前的种种,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这朱桂,真是!草原平叛的功还没领呢,转头就在朱元璋寿宴上又立新功!一会儿送有线电话,一会儿让飞机表演特技,还在天上写字。那些大字,全应天府的人都瞧见了。朱桂这一出,给朱元璋挣足了面子!所以,让朱桂自己提赏赐。“儿臣没什么想要的。”朱桂嘴上这么说,心里默默补了一句:想要的自己会拿。至于朱元璋这里,朱桂最感兴趣的还是那太子之位,可老朱不可能给。朱桂自然不会自找没趣。但他也不是什么都不要。眼下,他最迫切的想法是增强自身实力。所以他想为第二基地的大汉争取一个安全保证。“之前儿臣向父皇提起过漠北大汉这股势力,其首领与儿臣相熟,是个可信之人,故儿臣恳请父皇允许他们在漠北发展。”朱桂提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条件,这条件似乎与他自己无关,甚至牵扯的不是中原人士,而是远在漠北的那些异族部族!在众人眼中,朱桂似乎是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巨大荣耀,转而为那些草原上的“野蛮人”求情。然而,他们未曾知晓的是,那些所谓的“草原蛮子”,实际上是朱桂暗中培植的力量!这一点,朱桂自认没有必要向旁人解释。“你确定这样做吗?”朱元璋面带疑惑地问,他不解为何朱桂要牺牲一次受赏的机会,去庇护那些草原上的外族人。“儿臣心意已决。”朱桂恭敬地回答。在他看来,这其实是为自己势力的长远发展在铺路。毕竟,这一切都关乎他自身的利益。“据我观察,这支名为‘大汉’的漠北势力,十分安分守己。”朱桂继续编排着他的理由,“儿臣认为,在漠北扶持这样一股力量,有利于稳定草原局势。因此,借这次请求赏赐的机会,我想为‘大汉’担保,寻求与大明友好的可能。”朱桂的话虽有几分真实,漠北大汉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稳定草原,但他刻意隐瞒了最重要的一点——大汉实际上是他的私人武装。这个秘密,现在还不能公之于众。朱元璋对朱标的重视程度,让朱桂明白,一旦真相曝光,哪怕是他刚刚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也绝不会手软,可能会直接铲除掉漠北大汉。这对朱标来说,是个潜在的威胁,于是朱桂选择了保密。事实证明,保密的效果很好。朱元璋听后深受感动:“小十三,你这……你这让父皇也感到惭愧啊!”在朱元璋眼里,朱桂勤勉无私,刚立下大功,非但不求奖赏,反而主动提出稳定草原的方案。对于朱桂的提议,朱元璋粗略思量后,觉得颇有道理。以往草原之所以动荡,固然与大明的政策有关,但大明过去仅是笼络了个别草原领袖,并未真正深入草原各部落。如今朱桂选中的漠北大汉,或许真能成为大明在草原上的忠诚盟友。朱元璋点头同意:“好,你说的这些,我答应了。有你的策略加上漠北大汉的协助,相信漠北草原将永享安宁。”朱元璋心中感慨万千,朱桂的这份生日献礼,诚意满满,不仅不求个人功名,还主动承担起稳定草原的重任。这本该是朱棣的职责,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禁瞪了朱棣一眼,脸色变得不悦。原本,朱元璋计划让朱棣执行朱桂提出的平定草原策略,以此平衡皇子间的功绩,没想到朱棣却把事情办砸了,还闹出了冒领军功的丑闻。:()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