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怪来怪去没用,还是想想这事儿咋办吧。现在不管怎样,最要紧的是先保住小命。男人心里也有了主意。他打算让大官把所有责任都扛下来。说是他自己找上门的。这样一来,就跟自己没关系了。大官一听这主意,立马摇头。这不是明摆着让他当冤大头嘛。他又不傻,哪能听他的?一瞬间,屋里的火药味又浓了。“那你说咋办!”这会儿,男人是真没招了。大官这边也是绞尽脑汁,想不出法子。看这情形,只能等着挨罚了。自己铁定是要背个叛国贼的黑锅。到时候,肯定是死路一条。第二天,朱元璋带着大军来了。朱桂早就在城外等半天了。朱元璋看见朱桂在这儿,一时有点懵。“老十三?你咋在这儿?”“我记得你应该在中亚那块吧?”朱元璋满腹狐疑地问。朱桂也没工夫解释那么多。他马上说了自己来的目的,还有昨晚的事儿也一股脑儿倒出来了。这下,朱元璋更惊了。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亲手挑的大官居然成了叛徒。边上站着的其他大官们,听了也是气得牙痒痒。堂堂大明朝,竟然出叛徒。这事儿要是传出去,大明朝的脸面可就丢光了。接着,朱元璋气冲冲地进了城。跟着朱桂,来到了关着大官和那个男人的屋子。屋里坐着的大官一见朱元璋,赶忙从地上连滚带爬起来。他飞快地跑到朱元璋跟前。刚到朱元璋跟前,一句话还没出口,就被朱元璋一巴掌扇倒在地。旁边站着的一大群大官都吓了一跳。朱桂站在一边,也不由得闭上了眼。“好你个杨宝成,竟然当了叛徒!”“你对得起我对你的信任吗!”这时候的朱元璋,已经被彻底惹恼了。杨宝成踉踉跄跄从地上爬起来。这一巴掌打得他眼冒金星。蹲在旁边的那男人,也是吓得不轻。“陛下息怒,都怪我一时糊涂做了蠢事。”杨宝成跪在地上说。朱元璋没搭理杨宝成,而是直接看向角落里的那男人。男人早被吓得魂都没了。直接就把自己的来意和盘托出。还把他俩的对话也一五一十说了。他们国家,就是想通过这招削弱大明朝的军力。到时候,灭掉大明朝就更容易了。听了男人这番解释,现场的人都不知道该咋回应。都望向朱元璋。这时候的朱元璋,也没说什么。他能理解那个国家为啥这么做。毕竟,谁也不想自家隔壁住个超强大的邻居。虽说现在对自己构不成威胁。但将来呢?谁说得准?为了将来安全,干这种事也算情有可原。换作朱元璋,说不定也会这么做。于是,朱元璋也没打算难为那男人。接着,命令放那男人走。“回去告诉你家国王,真要打我就别玩那些小心思。”“光明正大地跟我们大干一场,这才像个国家的样子。”听了朱元璋的话,男人轻轻点点头。接着,飞快地离开了。男人走后,朱元璋又转向了杨宝成。这时候的杨宝成,已经彻底认栽,等着命运的安排。朱元璋也没打算就这么算了。杨宝成既然当了叛徒,就没必要同情他了。何况,这关乎大明朝的法律。这绝不能有丝毫破坏。“杨将军,当叛徒的后果你心里应该清楚。”“朕就不多说了,希望你今后别再做类似的事。”听完朱元璋的话,杨宝成猛然抬起头。他听明白了话里的意思。显然,朱元璋没打算要他的命。旁边的那些大官也都暗暗松了口气。他们也不愿亲眼看着杨将军就这么完了。不得不说,杨将军一直是军中的英雄。为了大明朝的事业,不惜一切跑到边疆来。他已经在这儿镇守了十年。这十年里,这片地界从未出过乱子。正因为如此,朱元璋才对他网开一面。尽管这是个很严重的错误。但他过去的贡献,足以保他一命。“杨将军,今后你不准离开这儿半步。”“就当作是朕给你的惩罚,哪怕是死也要留在这里。”朱元璋继续说道。“多谢陛下宽恕,微臣绝不再犯同样过错。”“微臣誓将以生命扞卫这片土地,请陛下放心。”杨宝成眼含热泪,郑重回答道。此事至此,算是圆满落幕。接下来,便是商议出兵之事。朱元璋望向一旁的朱桂,示意换个地方详谈。朱桂轻轻点头。随即,众人跟随朱桂移步至城中的宫殿里。“十三,这下你能说说为何现身此处了吧?”,!朱元璋开口询问。朱桂于是陈述了自己的来意。众人闻之皆感困惑,不明白朱桂此举用意何在。“父皇,请您听儿臣细说缘由。”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接着,朱桂详述了自己这般作为的原因。他早先已留意到士兵们的装备。虽看似保暖性能优良,却仅能抵御大明国内的寒冷气候。若想以此迎战北方更为严酷的寒冷,则显得力不从心。如若不加阻止,此役必败无疑。听完这番解释,朱元璋豁然开朗。他先前亦有所察觉,确实,越向北行,气温愈发低下。这让朱元璋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若非朱桂提醒,此次派出的军队岂非有去无回?更何况,这支军队几乎占了大明国总实力的三分之一。这样的损失,大明难以承受。周围的将领们,互相对视无言。“还好有太子殿下提醒,否则我们可真要吃大亏了。”一位将军暗暗松了口气,低声说道。这令朱桂彻底安心。幸亏自己及时赶到,否则,大明或将面临巨大的损失。届时,周边各国定会趁虚而入,大举侵犯。另一方面,那位男子已与本国之人会合。“情况如何?大明军队明日是否将途径此地?”一位中年男子问道。闻言,那男子轻轻摇头。“即刻撤兵吧,情况已变。”“回去后,我需将此事禀告国王。”这话让中年男子心中生疑,但既已下令撤军,显然计划未能成功。:()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