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农门状元的科举之路 > 第210章 拜见(第1页)

第210章 拜见(第1页)

而张明玉的一番考核之下,对待自家叔祖父收的这几个弟子还是十分满意。不管是人品还是悟性以及学问,与他在京城那边遇到的世家子弟,都不差几分。特别是那位苏辰安,学问更是到了连他都有些惊讶的程度。不管他如何天南地北的畅所欲言,对方竟然都能毫无负担的接话。这可真不像是一个小地方能有的见识。看来自家叔祖父可没有半分妄言,说的倒还有些保守了几分。而随着宴席终于结束,苏辰安他们在今日并没有再见到那位张大人。但是他们几个也没有回家。而是又在张明轩的家里面住了一天,张夫子说过了明日在带着他们上门前去拜见。而几个人乖乖巧巧的等待一天之后,第二天就跟着张夫子一块走了没多远。毕竟两兄弟嘛,离得根本就不远。随着门房的禀报,昨日那位张公子则是快步走出来迎接他们。“叔祖父来啦,小弟,你们几个也来了,真是不好意思,昨日祖父饮酒过多,这才起来迟了些。”几人都表示理解,纷纷见礼之后,这才跟着对方来到待客的主屋。随着下人们把热茶奉上,那位张公子则是一直跟张夫子请教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张夫子竟然都能给出一定的见解。果然自家老师就是牛。当然不愧是朝廷命官的儿子,左右逢源,为人处事这一块的确是没话说。就连他们几个的话题也是丝毫没有落下,张夫子看到自家侄孙,夸奖他这几个弟子收的不错,也是忍不住扶须轻笑。“明玉也不要太抬举他们了,都是有一些小聪明,特别性格还是跳脱了点。当然其中最跳脱的也就是你家堂弟。真是让人头疼。”张明玉一听这话也是忍不住轻笑,看到他堂弟有些羞恼的眼神,连忙开口。“叔祖父切莫如此打击小弟,小弟性格天真活泼,正直耿爽。就连学问也不差。这做人最重要的是品性,就连我阿爷都说,小弟的性格,是个当言官的好苗子。”张明轩一听他堂兄夸他那胸脯又挺的高高的。大公鸡的形象活灵活现。和他们在这边聊的笑呵呵,只见远处一阵脚步声传来。“是在聊什么?如此畅快,青云,老远就听到你们的笑声了。你这小子也是越活越年轻。”随着对方的出场,大家纷纷从座位上起身,看着对方直接坐在了张夫子对面主桌的位置。拿起旁边的茶盏,慢慢的喝了一口,这才环顾打量周围的几个娃娃。“青云,这就是你那几个好弟子吗?不错,不错,一个两个眼神清正,品性都很不错。”几个人听到称赞,也是暗暗给对方回了一礼。“大哥莫要再夸,你又不是不知道你那侄孙,是个什么性格。再夸那几个皮猴天骄,何不上九霄!”听到这话的张远松,哈哈大笑,那种十分沉稳的笑声仿佛是从胸腔中发出来的一般都有一种轻微的震感。“我说小弟,你这些年还真是变化太大。都能开这种玩笑了。”张夫子抿唇轻笑,并不准备辩解什么。“来来来,让老夫考校考校你们,你们这群小年轻也要原谅我们这群老人家,最爱的就是让小年轻们回答问题了。”几个人上前行了一礼之后,回了一句求之不得,简直就是他们的荣幸。巴不得多问他们几个问题才是好的。张大人负手而立,目光凝重地看着弟子们,缓缓开口道:“吾一路行来,见百姓皆忙于清扫自家门前之雪,街巷之中,积雪堆积,邻里之间仿若隔了这雪障,互不相顾。汝等以为,此乃人之常情,亦或为自私之举?当思之,这门前雪,仅仅是雪否?其与人心、世风可有牵连?若百姓皆如此,于乡闾、于邦国又有何影响?望汝等慎思之。”几个人听到这话,后背的冷汗都快出来了,没想到。这说要考验考验还真是地狱级别的。自古以来自扫门前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寻常不过的事情。而这都上升到了国家的影响,他们要是不好好回答的话,还真有些难。按理来说,他们这几个最先应该出来回答的。就是张明轩了,毕竟关系亲近嘛。可是张明轩这会儿还要好好打一个副稿,哪里?来的这么快,只能用眼神求救于其他几位师弟。看到几个人的眉眼官司坐在凳子上的张大人则是慢条斯理的端起茶杯。“别着急,慢慢想。半柱香,谁先来都行,实在不行,让你家明玉表哥打个头阵。”张明玉也没想到他阿爷说着说着竟然就扯到他身上来了。既然阿爷都点到他名了,要是不给弟弟们打一个榜样,那怎么说得过去。只能无奈的走出来,行了一礼之后,这才开口:“明玉灼见,请祖父和叔祖父指点。此事需从两面观之。,!自扫门前雪,看似自私,实则有其因由。一则,百姓疲于生计,无暇他顾,清扫自家门前,已耗心力。然,此风若长,确有弊端,邻里之情渐疏,乡闾之团结不再。古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若能倡导互助,由近及远,以扫门前雪之勤扩至街巷,人心必暖,世风日上,邦国亦呈祥瑞之象。故当引导百姓明大义,知互助之重,而非仅责其私。”张明玉的一番见解,让几个人的眼睛都亮晶晶的,总算是打了一个好头。而张明轩看自家堂兄都已经开口啦,自己再不上的话,就有些丢他阿爷的脸了。只能上前,微微行礼之后,这才开始了他的畅所欲言。“伯祖父,我以为此非单纯自私之举。家乃民生之根本,护其门前,乃护其家。然若仅止于此,便失了大义。《孟子》有云‘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当以礼义教化,使百姓明晓一家不扫何以扫天下之理,令其知个人之微行与家国之关联,将小爱化大爱,方为正途。”此现象如同一面镜子,映照人心与世态。自扫门前雪之举,或因市井生活之繁杂,令百姓目光短浅。然,若欲改之,当从教育、风气入手。昔者,孔子以仁化民,今亦当宣扬仁爱之德。让百姓自觉将门前之净扩至邻里,使街巷皆为仁爱之所,此乃化自私为博爱的良策。”张明轩的一番激情发言,这倒是让在场的人都惊艳不已。“哎呀!我家侄孙,怎么开窍了,青云,这孩子你教的挺好,我记得前几年,这孩子可没这种悟性。现在能说出这样的言论来,看来这博川书院,的确有大才。”张夫子听到这话也是唇角微勾。“这博川书院是不错,瞧瞧这朽木都能雕了。”可以说经过张明轩的热场子,整个氛围已经起来了。而下一个出场的除了苏辰安之外,其他人暗戳戳的想着自己到时候要说啥。:()苏辰安的科举之路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