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鑫这个没犯错的人,在这边烦的要死。这些犯了错的,一个个却高兴的跟过了大年似得。“可以啊,你家老头子给你拿了三条飞马?这可是要两块八一条呢!”“你看小周,他爹还给他拿荷花了呢!”“我爹给我拿一条有什么用,真的,我宁愿换几条经济来!不然不够抽啊!”这些少年,跑来乡下这段日子,也算是有一点进步了。至少家里人不在身边,这次支援之后,下次支援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大家也有意识开始要学着省吃俭用了,这不就等于进步嘛。嗯,虽然只有一点吧。“鑫哥,你怎么了?你怎么不说话?”“那你觉得我该说点什么呢?”“额……”问话的人被梁鑫怼了一下,不敢再继续了。其他人也都渐渐地安静了下来。目光渐渐全部汇聚到梁鑫的身上。梁鑫这是生气呢啊!为什么生气,他们也都清楚。嗯,他们以为是偷粮食的事儿,其实梁鑫并不觉得这多严重。就算按照当下的价格来计算。普通粗粮在黑市上,大概一毛五到两毛之间的价格。按照两毛算,五千斤,那也才一千块……额,好像也不少了啊。普通工人几十个月的工资,就算这些少年的父母都是中层领导,一个月工资在六七十到百八十之间。这也要不吃不喝一年才够。“你们知不知道,那些粮食是乡亲们的活命粮?”“你们知不知道,之前粮库塌了,剩的粮食,本来就很难熬到秋收粮食下来!”“你们知不知道,这不仅仅是老乡们的活命粮,也是你们的活命粮!”“就这你们也敢动?”“到时候乡亲们吃什么!你们吃什么!”梁鑫的声音听起来还算平静,没有带着巨大的愤怒什么的。还是那句话,这些都是年轻人,可能会很有脾气,不接受批评什么的。所以要像对待毛驴一样,要顺毛抹擦,收拾也要轻一些,尽量别激起大家的逆反心理。这要是都是有家有业有压力的成年人,你看梁鑫会不会是这态度!那肯定是极尽所能的上嘴脸啊!然后他也注意到了。他说话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渐渐把头低下了,越来越低。这显然都是心中有愧的。嗯,其中还有一些女知青的头也越来越低,不敢看梁鑫,显然这些也是有事儿的!只有一部分女知青依然敢看梁鑫,显然这是心中无愧的!嗯,挺好,叶知秋就在这一部分里。之前宋大爷说情况的时候,只说了这些男知青。但梁鑫想想就知道,这里面恐怕也会有一些女知青的事情。倒不是说也跟着一起偷粮食了。女知青,特别是这个时候的女孩子,应该很难有这个胆子。个别一两个天生胆子大的不提,肯定不会有这么多参与进去的。只是男人巴结女人,那是天性,自古以来就这样,以后恐怕也无法改变。所以肯定会有一些男知青,自己吃饱喝足了,就给女知青拿些吃的什么的。而女知青们,恐怕很难拒绝这种巴结,或者说诱惑啊!毕竟挨饿是真难受!不过梁鑫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就行了,也不会说出去。女孩子的名声,可比男孩子的名声重要多了。一个男人面临巨大压力,其实是可以选择摆烂的。只要想开了,又能咋滴,耽误我吃还是耽误我喝啊?大不了我名声坏了,那我不娶媳妇了行不行!再说,谁说名声不好,就一定娶不到媳妇啊,假如我家里条件好,有钱呢?而且我以前是偷过东西,但我现在不偷了啊!况且我也不打媳妇!有什么理由让我娶不到媳妇!你看李朋,双腿都断了,在这个每个人都要赚钱吃饭的时代,他应该是很难赚钱了。现在不也依旧坚强的活着嘛!也没听说他跳河啊。女孩子则不行,本来心就不宽,太难承受别人的恶意了。而且一旦名声坏了,会受到比男人更多的恶意指责。所以梁鑫知道是什么情况就行了,是不会提的。他看着这些男知青,想着刚才自己设想的情况,问:“还有,你们知不知道你们这么做,将要面临什么?”“如果不出意外,乡长会把这个情况汇报上去,你们很可能有牢狱之灾!”一个知青愕然的问:“鑫哥,你可别吓我,就一点粮食,不至于吧?”“一点粮食?不至于?”“你们不到三十人,弄了五千多斤粮食出去,平均一人两百斤!”“两百斤是什么概念?是一个人大半年的定量了!”“你们觉得,偷了一个人大半年的口粮,还不是什么大事儿?还不够判的?”“多了不说,偷一天的粮食,判一天,一人判个半年不过分吧?”:()特殊年代:每天签到才领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