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们现在基本上都是在梁鑫家买东西,都不用票了。甚至村民们因为赚钱机会多了,常用的东西,也都直接来他这边买了。所以票据这东西,在村里的作用,是越来越低了。大家讨论什么东西,都是说多少多少钱,票据都被自动忽略了。其实其他地方也有这种趋势。这票据本来就是因为物资匮乏,为了保障大部人的基本权益而施行的。头些年,环境极端的时候,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保障了社会的稳定。而这两年物资虽然还是匮乏,但比起前几年确实好多了。于是票的作用就逐渐开始下降,钱的重要性就逐渐提升了。票据这东西,主要是对公家的。而大家手里有一些富余的东西了,彼此之间的交易,还是用钱居多。当然,假如环境再变差,那票据的作用,还会再次提升起来的。如果环境不断变好,票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小,直到被淘汰。其实这票,就和食堂那边限购是一样的东西。总有些东西是稀少的,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的,所以这种模式,永远都不会真正的淘汰。这小子回家,把事情给梁鑫办好了。隔天宋大爷就去县里木材厂挑木头了。有上级单位领导的特批,木材厂那边自然是给宋大爷大开绿灯。甚至厂长因为摸不清这里面的事儿,以为是宋大爷有什么关系呢,还全程陪同,提出各种建议呢。甚至把厂里最好的木头都推荐给宋大爷。宋大爷也不客气,就挑木材厂最粗最长最好的木材。拿回来给小剧场做承重木。所以这小剧场的成本,自然是急剧提升!梁鑫原本以为这个小剧场,两三千块也就盖起来了吧。毕竟这年头乡下盖一间房,也就是五十块左右。这几十倍应该够了吧。但是没想到大家这么不相信自己的手艺,怕房子质量不过关,倒了什么的,大木头那是使劲用。能用能不用的地方,都给他用上!这木头可是很贵的!特别是宋大爷,挑的都是好木头,就挑个头大的结实的。所以成本一下翻了好几倍。估计这小剧场盖下来,可能得接近一万块钱了!行吧,一万块就一万块吧。也就是和城里那些老头做买卖,一个月的收入呗。咱梁大老板,最不缺的就是钱!房子盖结实一点也好,不然自己在里面唱歌,也怕出问题啊!小影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看大家忙活盖房子,看了好一会儿。以后这里就是她表演的地方了?对她来说,这是个大舞台了。而且还是梦寐以求的舞台。自然也会心生向往,幻想一下,自己在这么大的台子上表演,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感觉。她小时候学了那么多年表演,怎么可能不想登台表演呢!只是当下的环境不允许,一次次希望的破灭,让她的心思也就越来越淡了。然后还有旁边国内第一批拆迁户,也就是那两家的老房子的地方。已经在清理周围,开始盖房子了。原本的两个房子还没推倒,因为这两户人家的房子也要盖好,他们才能搬过去。所以暂时还住在老房子这边。不过宋大爷已经安排了一些人过去,优先去村子边缘给他们盖房子了。这么多人一起忙活,应该也用不了几天就能盖好了。他们俩家,这算是额外占了一点便宜,这工钱不收他们的了,都梁鑫给出了。不然他们可能要额外出几十块钱。这次拆迁,本来赚的就不多。虽然不至于亏了,但那样一来,收益可就太小了。这算是梁鑫带来的不好的影响的一方面。以前村里谁盖房子,自己准备材料,然后让大家帮忙,每天给大家安排点吃的,几天就好了。吃的也不用多好,也是吃个五分饱就成。不用花多少钱。现在有了梁鑫给工钱的事儿。以后谁再盖房子,好意思不给别人钱啊?这样一来,盖个两间房,本身就要消耗差不多一百块。找个十个二十个人,一人一天五毛,几天下来,也得多二三十块的成本。当然,事情都是相对的。你也可以去帮别人盖房子赚钱!再拿赚的钱,去请别人来帮忙盖房子。一个月后,小剧场和公寓都落建了。村里人看到村子中间那两层的小剧院,大家都挺高兴的!感觉有了它,自己村子都不一样了,有牌面了!和周围村子都不是一个档次了!嗯,就是乡上,又能咋滴!不就是有个供销社、农业合作社、邮局三兄弟嘛!可你们有小剧场嘛!嘿,我们村有!我就问你,我牛逼不!不,错了,是我们村,牛逼不!:()特殊年代:每天签到才领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