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特殊年代每天签到才领一元同类 > 第245章 爸爸的爱好(第1页)

第245章 爸爸的爱好(第1页)

梁鑫看了一会儿,觉得无聊,就离开了。他又不缺油水,不至于站在门口闻着厨房的油香就走不动道。他甚至觉得有点腻!于是又去了大家干活的地方。刚才看叶知秋的时候,好像有点太不注意太直接了。差点被几个混小子给惦记上。那这次就注意点吧,稍稍远一点,也别一直盯着看。十分钟看她七分钟,剩下三分钟,看看大家在地里劳动的景象,也行吧。梁鑫重生前的家里也是农村的,但他小时候,基本没去地里干过活。他那一代人都差不多。只要还在读书的,就不会下地干活。毕竟那时候就已经开始逐渐普及机械了,他自己家还有一台农用车呢。他们喊四轮车,或者叫泰山车。哦,对了,叫拖拉机。一头牛啊马啊,都能顶多少个大老爷们的作用呢。这不吃草,不用休息的车,作用只会更大。真就不差一个小孩子的那份力了。所以梁鑫确实是一个来自乡下,依然还是乡下户口,但不会务农的乡下人。而且他小时候,他家那边的旱田基本上只种苞米,所以五谷杂粮里除了苞米,他全都不认识!你问他小麦长什么样,他都会瞬间懵逼,尴尬的说不出来。这边,种的东西就很多了,梁鑫看看,也算是涨知识了。以后谁再问他小麦长什么样,他也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五了。而且他也开始关注了一些问题。亲眼见到了大锅饭时代大家劳动工作的状态。大家的工作状态确实有点懒散。跟后世打工人上班摸鱼的状态差不多。比印度工人干活强点,但强的有限。只是没有那么明目张胆,那么过分而已。就这状态,应该是连给自家干活一半的效率都没有。然后他再转头一看知青那边。顿时又乐了。你们更过分了啊!这恐怕连一半的一半都没有吧!但也要理解。人家本来在城里家中待得好好地,舒舒服服的。突然一个政策下来,还没回过神来呢,就被丢到这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地方来。也确实是为难这些少爷小姐们了!他们应该后悔了吧。这要是当初学习努力点,现在上高中或者大学呢,就不用被弄来插队了。咦,不对。他们应该是第一批插队的知青吧?听说第一批都是自愿积极踊跃报名的。嗯,那这么说,这些都是脑袋有坑的!就这智商,你们不遭罪谁遭罪!爸爸大爷他们一群大老爷们在一起干活。看到梁鑫蹲在不远处抽着烟思考着人生,爸爸就冲他招招手,把他叫了过去。“爸,怎么了?什么事儿?”“老大,你刚才是不是带了一些肉回来?”“是从哪里弄来的啊?弄了多少啊?”梁鑫拿回来肉,宋大爷就来找人熬油。所以大家虽然还没见到肉,但都知道了。但所谓有图有真相,这时候又没有手机拍照。于是就没有真相。大家口口相传,好家伙,这还没出村呢,他带回来多少肉,就出现好几个版本了。你就可想而知谣言这东西有多可怕了。有说几斤的,这意思就是不到十斤,十斤以下,这够干啥。有说二三十斤的,这应该是谣言的起始者在说话,比较贴近真相。最过分的,有说一百斤的!这不知道是经过了几个人的嘴传话,才增加了三四倍。这谁造的谣,把他找出来!那七十斤,让他补上!让你造谣!这还没出村呢,三十斤就变成一百斤了。这要是传到首都,还不得变成梁鑫宰了三千头猪,带着猪肉回来了啊。所以爸爸他们也不清楚到底是多少,那就把梁鑫叫过来问问呗。反正不会有人比他更清楚了。梁鑫一看老爸叫他来,也没什么正经事,就是闲的无聊问问。顺带装个逼。梁鑫也是无奈的翻个白眼。“三十斤肉,是从一个和我关系很好的朋友那弄的。”“我朋友的事儿,大家就别打听了。”“还有其他事儿吗?”“小鑫呐,你拿回来的肉多少钱一斤啊?”“一块八。”“一块八,这么贵?”梁鑫一听有人说贵,反而有松了口气的感觉。还好,村子果然还是封闭,老乡们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居多。居然一块八一斤的肉,都说贵!你现在就是拿两块钱出去,看能不能买一斤肉回来。不过这样也好,什么都不懂才好啊。还不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村长宋大爷这种有点见识的,反而不好糊弄。:()特殊年代:每天签到才领一元?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