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宋大爷才勉为其难的接受了。让村民们帮忙从打泥砖,打地基这些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做起。说勉为其难,是因为这个自身很勤劳,也为村子奉献了一辈子的老头,实在是看不上这些知青们的做派。怎么一个个跟梁鑫一样,都这么好吃懒做呢!只有梁鑫一个人的话,那还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好几十个梁鑫整天在自己面前晃悠,宋大爷就感觉很难受。难受的要死!宋大爷不太爽,大家伙倒是都挺高兴的。知青们高兴自己不用动手,多掏点钱就解决了问题,过几天就有正儿八经的房子住,不用继续住仓库了。村民们高兴可以多干点活,多赚点钱。大家都很满意,可谓一拍即合。只有宋大爷一个人不太高兴,那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次是两个地方一同动工的。其实可以让两个宅基地连在一起,但梁鑫和宋大爷商量一下之后,觉得还是别了吧。还是一东一西,或者一南一北这样吧。把男的和女的彻底隔开。这要是男女公寓挨着建,跳个墙头就能过去。梁鑫觉得迟早得出事儿,而且恐怕都不止一个两个出事儿!都是年轻的少男少女,虽然这年头未婚的人相对比较保守,但也架不住天天在一起互相勾搭啊。到时候真搞出人命来,可咋整啊!分别建在村子两头,虽然也不说能完全杜绝这种情况。你就是把两个公寓区,一个建在村里,一个建在乡上,有心人,他该搞事儿还是会搞事儿。这事儿梁鑫是有亲身经历,可以现身说法的。所以他才会考虑到这个问题。两个公寓区建的远一点,这样至少能好一些吧。其实这是梁鑫在有意的保护女孩子们。这年头女孩子的名节真的很重要!男生虽然名声坏了也不好,但至少没有女生那么遭罪。无缘无故挺着大肚子回家的,可是真的有可能被家里人给打死的!嗯,打死不至于,说的有点严重了。但赶出去让她自生自灭,是绝对有人干的出来的。梁鑫在两个公寓地基处看了看,和他设想中的差不多,应该没什么问题,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他就要回去。这时候宋大爷找了过来。“小鑫啊,你过来,我和你说点事儿。”“大爷,您说。”“那天你跟我说建房子的时候,还说了有些知青想把自己的地包给别人是吧?”“对,是有这事儿,都分出去了吗?”“我考虑了几天,觉得这事儿还是不合适!”“怎么不合适?”“我觉得人活着,就得干点什么吧。”“什么都不干,那不是废物嘛!”梁鑫瞥了宋大爷一眼,把刚刚掏出来要递过去的金龙收了回来,换成银龙。大爷,你实话实说,你是不是内涵我呢!“这边给知青们盖房子呢,过几天就能住进来了。”“转头他们又要把自己的地给别人,连地都不种了?”“那他们准备干什么?天天在家里躺着,养膘啊?”“咱们村,不需要这种人!”“实在不行,就让他们从哪来,回哪去!”“咱们不要这些人了,回头把他们的地,都分给大家伙就行了!”“他们爱去哪儿去哪儿!”好家伙,看来宋大爷是真的生气了。还想把知青给送走!送哪去啊。真那样,他们大概会挺惨的。送回城里,上头肯定不同意,那大概会安排到其他地方继续插队。不过仔细想想,宋大爷说的其实也没错。这些知青确实是有点过分了!你看看别的知青都还过什么日子呢!再看看你们,搭上我的顺风车,分田分粮,吃的比以前饱,还要住上公寓了,住的比以前暖。结果现在更过分,连活都不想干了?这属实是有点过分了啊!归根结底,是梁鑫自己天天不干活,就下意识的觉得有其他人不干活貌似也不是什么问题。反正那些知青家里有钱,不干活就不干活呗。而且他们都说了,甚至他们的地,可以不要钱,白给其他村民种,村民估计都乐坏了。你情我愿的事儿,有什么问题?现在宋大爷一提醒他,他才回过味儿来。这年头不干活的人,确实显得和其他人以及当下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这些知青来插队,名义上也是来支援乡村建设来了,可不是退休过来养老的。“大爷,您别说气话了,这房子都开始盖了,现在让他们走,那咋办?”“这样吧,我有个想法……,嗯,我先回去和他们商量商量,回头再和您老谈!”“这事儿我能解决!”:()特殊年代:每天签到才领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