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梁鑫家的小超市!就和之前来的学习团的人一样,当农民工们发现梁鑫家超市不用票,有钱就可以买东西的时候,一个个的可是高兴坏了。都是乡里乡亲的,这事儿,其实很多人以前就知道。基本没人没听说过。可问题是,以前知道也没用啊。没钱啊!而且政府也会给大家发票,这票不用,不是浪费了嘛。现在不一样了,有钱了啊!那就买买买!政府是给发票,可那票发的太少了啊!那点东西,家里怎么够用!所以必须买!让家里随便用!赚到钱的农民工们,第一次大额消费,就是在梁鑫家超市。大家一开始赚钱了,其实也不怎么舍得花。一周赚个十块钱,抠抠搜搜的花个一块两块,剩下的都要拿回家存着。这花的一块两块的,也都是买的各种粗粮细粮。带回家,先让家里人吃上几顿饱饭吧。可不敢浪费钱,买其他东西。之后渐渐的,也就敢买副食了。一天赚一块多,这毛的水果买点回去给家里人尝尝吧。可怜家里老小,五岁了,还没见过橘子长什么样呢!这罐头,额,就算了吧,还是感觉买水果更划算。咦,还有肉?还是肥肉?那必须买点啊!现在梁鑫家每个月都会杀两三头猪。来这边的农民工,可以享受和村民们一样的优惠价,一块五一斤。不是本村的,要一块八的,而且还没那么肥。这是本村人的福利。农民工一看自己也能享受这种福利,一个个的可高兴了。使劲干一天活,就差不多能买一斤肉?那还犹豫什么啊!买几斤回去让家里熬猪油,老婆孩子以后也不会一脸的菜色了。脸上也能渐渐有油光。他们自己在梁家村干活,每天的菜里都会有点肉。虽然很少很少,但天天吃下来,脸色也都比之前好多了,开始渐渐发亮了。力气更大,精气神都更足了!哎呦,还有鸡蛋哦。啥?才五毛钱一斤?这这这,这不和供销社卖的一样价了嘛,还是不要票?那给我来几斤!额,限购啊?那能买多少,我就买多少!梁鑫家产出的鸡蛋数量一直在提升。梁鑫姥爷姥姥去年就打算扩大养殖了,那时候就开始着手准备了。养猪,要养一年才能杀。养鸡就要快很多了,孵化养大一直到下蛋,几个月的时间就够了。所以家里的蛋鸡数量,基本上每天都在增加。每天产出的鸡蛋数量自然也跟着提升。另外还有就是村里其他人家产出的鸡蛋数量也是越来越多。去年年初开始,梁鑫就用金钱鼓励法,便宜卖给大家鸡苗。鼓励大家多养鸡。现在村里大部分人家,都多多少少养了几只鸡,甚至多的养十几二十只的都有。这明显比去年多了不少。这也跟去年粮食丰收有关系。大家敢给鸡喂点谷子剩饭什么的了,才敢越养越多的。咱不多算,村里一百来户人家,就算八十户有鸡。平均一户一家产蛋枚,这产蛋量加起来,比梁鑫家养鸡场产量都不低了。就算现在大家稍微敢吃了一点,也还是有不少卖给超市、食堂的。所以现在去食堂吃饭,或去梁鑫家买鸡蛋,也比之前容易了很多。比如之前在食堂吃饭,一次只能买一颗蛋,一个水煮蛋或一小碗蒸鸡蛋糕。现在不限制了。你愿意买多少就买多少!嗯,毕竟吃能吃多少啊。偶尔有一两个能一顿干进去一斤半斤鸡蛋的,那也是极少数。其他人吃,也还是够的。但购买生鸡蛋,就不一样了,还是要限制的,目前单次购买,限制在两斤左右。不然真的不够卖。特别是知青们,隔三差五回城里去装逼,哦不,去省亲,总是大手大脚,买各种东西。行吧,也不完全是为了装逼什么的。城里还是以前那个样,各种物资都十分匮乏。现在知青们自己过的好了,自然不能忘了家里人,所以基本上都经常买东西回去,贴补家里。还有之前来过的学习团的夫人们。不少人都回来过不止一两趟了。就是专门来购物的。她们和普通人比,票是一样多,但真就不差钱。普通工人月薪三十左右,她们的老公赚好几倍。而且她们也基本上都在政府挂职,级别普遍都还不低,一个月五十到八十都有。两口子一个月小两百,根本花不完。现在发现了梁鑫家这个宝藏小超市,那还不使劲买。让家里老人孩子,好好补一补?:()特殊年代:每天签到才领一元?